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二苏与商州

(2013-09-16 11:08:19)
分类: 杂记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二苏与商州

 

读东坡诗,见其有《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不禁大喜。作为商州人,我此前竟不知苏轼也写过关于商州的诗。而且,只这两句,“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已足以让人望尘莫及了。再查一查,则发现苏辙也写有《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也就是在看到其兄诗作以后的和诗。

二苏成名之初,苏辙的名气其实似乎并不亚于其兄苏轼,而且在对于朝政得失、社会弊端的批评方面,更是毫无顾忌、不留情面。苏辙虽然早年一直仕途不顺,但后来官却也做得不小。在我看来,虽然在文学造诣方面,苏辙远不如苏轼;但在从政方面,苏辙确实是要比苏轼更高一筹的。

 

公元1061年(嘉六年),苏轼、苏辙兄弟都参加了科举考试。苏轼入三等(实为最高等,一二等为虚设),除大理评事、凤翔签判。苏辙由于在《御试制科策》中激烈抨击宋仁宗,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众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司马光认为苏辙“指正朝廷得失,无所顾虑,于(御试)四人之中最为切直”,主张列入三等。胡宿却认为苏辙以致乱之君况盛世,力请罢免。后来由于仁宗的干预才达成妥协,列入四等下,除商州(今陕西商县)军事推官,即题中所说的“商幕”。但知制诰王安石认为苏辙袒护宰相,专攻人主,不肯撰词。苏辙对朝廷大臣不能容直言深感失望,后来诏命虽下,他却奏乞留京养亲,辞不赴任。1062年(嘉七年)十月苏轼作《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组诗,苏辙的次韵诗三首就作于其后不久。

 

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之一:

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

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谩去乡。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之二:

近従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章子,惇也。)

 

之三: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苏辙《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

其一:

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学从社稷非源本,近读诗书识短长。

东舍久居如旧宅,春蔬新种似吾乡。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

 

其二:

南商西洛曾虚署,长吏居民怪不来。 妄语自知当见弃,远人未信本非才。

厌从贫李嘲东阁,懒学谀张缓两腮。 知有四翁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

(按:“贫李”指李商隐,“谀张”指张说。“四翁”指商山四皓。)

 

其三:

埙动篪鸣只自知,忧轻责少幸官卑。声名谩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颌底髭。

西鄙猖狂犹将将,中朝闲暇自师师。近成新论无人语,仰羡飞鸿两翅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