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外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2010-10-31 17:46: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论文撰写 |
南通地区外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前言
南通地区外贸行业的现状如何?南通外贸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是什么?南通职业大学经管系国贸教研究室“国际贸易专业“双体系融合”与“个体职业发展引导”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小组于2007年4月到2008年7月组织了南通地区外贸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调查活动。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及重点企业访谈的形式,调研活动历时15个月时间,收回有效问卷400余份,其中55%为南通地区外贸公司,33%为生产型进出口企业,10%外贸政府机构、外贸行业协会及外贸服务机构;涉及南通地区重要的所有外贸行业。
1.南通外贸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1.1服装及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南通外贸出口的主力军
1.2机器电器及零件的比重偏低,结构不合理
2005年南通机器电器及零件的出口额占全年出口总额的13.9 %;2006年南通机电产品出口20.64亿美元,占同期南通出口总额的32.15%;2007年南通机电产品出口22.41亿美元,占同期南通出口总额的30.06%与过去相比,南通市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虽然己有了很大增加,但和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整体现状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不仅如此,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也不合理。近年来,健身器材、铁链、电动工具一直是南通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而就全国范围来说,出口机电产品集中在电子、通信、汽车等领域。由于南通市出口的机电产品档次较低,结构较单一,附加值也不高,而且也还未形成规模优势,所以短时间内难以产生集聚的出口创汇效率。
1.3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比重太低,出口规模太小
2006年,南通出口贸易总额64.90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76亿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7.32%,这主要是目前南通的高新技术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的缘故。
1.3.1企业单体规模偏小,产业经济总量不大
2007年,南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户均产值为7 006.97万元,比江苏沿江八市平均水平低4 993.31万元,仅高于常州(( 5 436.05万元),处于沿江八市倒数第二的水平。单体企业规模的不大,会带来资金投入困难、规模经济上不去、企业竞争力不强、后续开发力量薄弱等诸多不利影响。入世之后,虽然南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所占份额每年都在增加,但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不多,这和南通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档次不高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1.3.2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薄弱,产业分布不合理
目前,南通地区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很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着产品的简单加工和组装活动,还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憧生产,轻研发”的弊端。山于缺乏创新意识,南通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极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其他区域及所辖县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有限。另外,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基木上以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电子及设备通讯制造业二大行业为主,而高分子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新型生物制药与化工产业等发展严重滞缓。
1.3.3固定资产投入力度不够,进一步发展缺乏后劲
2007年,南通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6.97亿元,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投入的8.33 %其比重远低于同时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15.86%的水平。相对较少的固定资产投入,严重制约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也制约了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南通外贸出口的发展趋势
当前南通外贸发展总体势头良好,在今后几年里南通的外贸出口将出现新的特征。其中,有三种眼展趋势表征明显:
2.1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行业分布日趋合理
2.2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四大主体市场地位突出
近年来南通市大力推进贸易多元化进程,改变了多年来对日本出口一支独秀的格局,重点扩大了与欧美及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在巩固传统产品市场和地区市场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强一些产品对欧美和新兴市场的出口,多头并进,提高了南通知名度,进一步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增进了南通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经济协作。据调研显示,从出口贸易分地区看, 2007年南通对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州的出口全面增长,其中部分新兴市场出口也保持较快增长,亚洲仍是南通市最大的出口基地,占南通出口总额的一半多,而在2000年至2006年间南通出口商品的近70%销往亚洲市场。日本、欧洲、美国、香港地区始终是南通最主要的贸易伙伴。2007年南通对上述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依次为17.22亿美元、10.34亿美元、9.98亿美元和4.32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95.0%、 2.9倍、3.4倍和1.8倍,年均递增14.3%、31.5%、34.7%和22.4%。最近两年间虽然对日本的出口增速放缓,但日本仍是南通最大的贸易伙伴,。上述四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合计占南通出口总量的七成多。
2.3、外资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民营企业出口异军突起
随着南通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现“撑杆跳”,以及我国进出口经营门槛的大大降低,允许更多的企业经营进出口业务,一批私营外贸企业应运而生,外贸队伍进一步壮大,出口规模扩大,国际竞争力提升,南通出口贸易增量的近七成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外资企业出口是南通市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私营企业出口已成为拉动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据海关统计,从出口企业注册类型看,2007年南通有出口实绩的生产和流通型企业共2290家,其中全市1336家外资企业出口 39.15亿美元,2006年增长2.0倍,年均递增24.5%,增速高于同期南通出口整体增速1.2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出口从无到有,规模迅速扩大,从2002年出口总额不足1亿美元、到2005年突破10亿美元,仅仅用了3年时间。2007年全市私营企业出口达18.78亿美元,比 2002年的0.94亿美元增长约20倍,2002—2007期间年均递增62.9%,高于“十五”时期南通出口整体增速39.6个百分点,已占南通出口总量的近两成,增幅位居各类型企业之首,私营外贸企业是近两年来南通出口市场上的新亮点,为全市出口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强劲的推动力。
3.南通外贸出口的建议
3.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
3.1.1以半导体、电子元件产业作为南通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
虽然目前南通的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大,档次不高,但相对而言,南通的电子产业,尤其是半导体、电子元件产业还是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的。首先,南通市应以半导体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龙头产业,充分利用其在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方而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以及南通自身潜在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发挥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低交易费用和风险投资集中等积极效应,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产业链高端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和芯片设计企业落户南通,充分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其次,南通的铝电解电容器及电容器用电极箔等电子元件产业己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和认可率。但总体上产业优势单一,基木以铝电解电容器和电容器用电极箔为主。所以,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是将电子元件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一头向电子原材料延伸,一头向终端产品延伸,以带动相关企业落户南通,实现产业化、集约化、集群化经营,打造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通过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电子元件产业,努力形成年产出超百亿、在国内竞争优势明显的电子元件产品生产基地。
3.1.2以电气机械及器材产业作为南通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体
当前,电气机械及器材业己成为南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江苏中人科技、江苏通光信息、江苏东源电器及南通友邦变压器等企业是其中的典范。今后南通市应大力推进电气机械及器材产业的发展,按照“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提升档次”的总体目标,围绕产业集聚,突出发展通讯光纤光缆、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机制造等3大类产品群:重点支持和依托江苏中人科技和江苏通光信息,两家通讯光纤、光缆骨干企业,紧抓电信、电力等信号传输领域的市场需求,通过强强联合,加强技术开发和攻关;大力发展海底光缆、电力用OPGW光缆、ADSS光缆、软缆、电子线缆等新型特种光缆产品;重点依托以江苏东源电器、南通友邦变压器等为龙头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紧扣电力用户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方而的产品需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着力发展高低压开关柜、微波炉高压变压器、电力变压器等相关产品群。
3.1.3确立南通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产业
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先导的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国际化产业,拥有较高的附加值水平和产业关联度,与人类生命健康相关,市场空间广阔,对于急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南通来说,应作为战略性产业积极发展。目前南通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8.58%,为高新技术产业中附加值水平最高的行业。借助全市医药制造的产业基础和海洋资源优势,今后应加大对生物药物和海洋药物的培育力度,逐步形成以生物技术为支撑,以海洋、生物药物为主导,以化学药物和中成药为基础的产业格局,重点发展生物药物和海洋药物、新型化学原料药及制剂、新型中药制剂等系列医药产品群。东盛科技启东盖人力制药、南通精华制药应是以后着力培育的优势企业。
另外,化学农药制造以及新型材料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培育和发展化学农药与新型化学材料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当前,应以南通江山农化等企业的整体搬迁和洋口化学工业园(中国农药工业产业园)的发展建设为契机,重点依托和扶持南通江山农化、南通醋酸化工等企业,一方而重点发展低毒、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原药及制剂类产品,另一方而引进生产工艺先进、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成熟、高产出效益的大型化工项目(如医药、农药的有机中间体类产品)。
3.2积极推行似质取胜”发展战略
出口企业应坚持不懈地积极推行‘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其进口商品的安全性能、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方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此,南通市检验部门应不断调整、修订和完善检测标准,使南通主要出口商品质量和检测规则与国际接轨,把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山合格率检测和质量把关向建立完善的质量认证体系、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转变。另外,还需大力推进出口商品的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014000环境管理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商标、专利的管理工作等。
3.3培养品牌意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方面应建立一套引导促进品牌成长的政策和措施,把保护知识产权放到史重要的位置上,加快科技创新的载体建设,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的全国专利技术产业工程的一系列政策,配合出台有关地方措施,优化专利市场环境,采取各种方式,让专利的拥有者与需求对接,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和实施。另外,政府也应多鼓励和发展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中来,在税收、资金调拨、上地等方而给子重点照顾和扶植。
企业方而,企业家应该有长远的眼光,自主侧十发是创新的一种方式,但把别人的一些先进的、好的技术购买过来,通过自己的创新过程,形成市场化的产品,也是一种创新方式,南通市出口企业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功夫。企业只有强化创建自主品牌意识,才能在史高端层而上占领市场,真正提高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根木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今后,南通市出口商品的导向应以静态比较优势为基础,实现以量的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模式向以动态比较优势(典型代表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挖掘培育为基础、以质的改善及出口产业结构的提升为木质的现代出口增长模式转变。南通市在出口商品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更应重点实施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南通外贸业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等:《江苏外贸出口调研究报告》[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2]张宏性:《中国外贸出口竞争力调查报告》[J],统计研究,2008(1)
[3]Grant,R.M., Prospering in Dynamical-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Vol.7,No.4,1996,P375-387
致 谢
最后,向给予我希一望、理解和关爱的父母表示最深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同学、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