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黄蜂捕食蜻蜓

(2011-03-02 22:17:47)
标签:

感言

玩中求学

杂谈

分类: 课外观察

给重视孩子课外活动的家长提供些信息:
        
最近两、三周(九月中旬)在沿江路和二沙岛江边一带,可以观察到比较集中的黄蜂捕猎蜻蜓的现象。
        捕猎场所的
特征黄蜂袭击蜻蜓一般在结果较多的小叶榕附近比较集中
        
捕猎进行的时间据观察,袭击多,集中发生在早上 6:45~7:45 之间;

                    因应气候状况或早或晚持续时间大概十几、二十分钟,通常不会超

                    过半小时。别的时间,也会有零星的捕食情况,不过,没有早上的集

                    中,观察起来有难度;
        
捕猎适宜的条件湿度大,风力弱,清晨时太阳照度比较弱的闷热天气,也就是
                                              台风来之前的那种闷热天气最适合。

 

         请别小看以上几条,这可是通过大量观察,花了大量心血才总结出来的,每一点都饱含自然运作的规律

      
不信试着深究一下为什么会在“结果较多的小叶榕附近比较集中?”
                                       
为什么“多发生在早6:45~7:45 之间?”

                                                为什么“闷热天”黄蜂的成功率较高?湿度低会如何风力

                     了,太阳照度强了,又会产生些什么影响?要是下雨又将如

                      何?


        
户外观察是否顺利,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例如,黄蜂捕猎蜻蜓发生的频率和成功率,很大程度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去年为了想让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足足用了一周时间去踩点。本来今年还想再组织一次观察活动,可惜一来事务缠身,二来这段时间的天气太不稳定,不容易把握时机,现在眼看再过两、三周机会也许就要错过了,想要看可能要等到明年了。权衡之后,只好提供相关信息,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好了。

        
要是哪位家长,不辞劳苦地带着孩子,一大早赶到江边,却又一无所获,请不要骂我。大自然就是这个脾气,当她向人展示她的规律的时候时,不会带上丝毫的感情,适合的条件就会出现相应的现象。要是走遍珠江两岸都没看到一例袭击,请不要放弃观察,因为真要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说明:当时的条件,很可能对蜻蜓有利。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妨碍我们继续提出疑问,进而去寻找答案

 

    就此附上去年观察现场的图片和两位同学的观察文章

http://s9/middle/6d794bb8g9d80aa1e2de8&690

http://s5/middle/6d794bb8g9d80aa6a8a54&690

http://s9/middle/6d794bb8g9d80aab6c658&690

http://s1/middle/6d794bb8g9d80ab031590&690

                                                    蚂蚁大战黄蜂
        
一天早晨,一只黄蜂叼着一只刚刚处理完的蜻蜓,正在飞回巢穴的路上。突然不慎,松开了口,那蜻蜓便直直地掉了下去。黄蜂不满地抱怨几句:呀,今天我倒了什么霉啊!? 一连掉了5次,这一次已经是第六次了 说罢,边往下飞,想去捡回蜻蜓的尸体。可他惊奇地发现:蚂蚁以闪电般的速度占领了蜻蜓的尸体,正美美地享受收获呢。
http://s16/middle/6d794bb8g9d80ba2a7a4f&690

http://s10/middle/6d794bb8g9d80bc014909&690

        
这时,黄蜂心想:对方虽小,但人多势众,只能先礼后兵了。说罢,便假装礼貌地在空中对蚂蚁头领说:蚂蚁头领先生,我在空中不慎让蜻蜓尸体掉了下来,它是我的。你们可否退兵,把蜻蜓尸体还给我?虽然蚂蚁头领对蚂蚁头领先生这六个大字听着很舒服,但他想到:蚂蚁猎食很不容易,更何况是会飞的呢?想到这里,坚决的回绝了他黄蜂见先礼不行,便后兵了!他话也懒得说,便直直地朝蜻蜓飞去,想强行把蜻蜓叼走

        
蚂蚁头领已察觉黄蜂的意图,便命令蚂蚁们把蜻蜓尸体死死咬住,让黄蜂无法拖走。黄蜂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你咬吗?那我就把你们拨走,让你们没机会碰到蜻蜓!他便时而赶时而咬。但他没料到,蚂蚁很多,赶走一批,马上又来一批。好几次黄蜂都差点送命。

        
这时黄蜂心想:他们人多,但我一个都能摆平了,还相差一个伙伴帮忙抬走。想到这里,突然听到有人在空中叫他:喂,在干什么呢?找到猎物了吗?他抬头往上看,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便请求他哥们,帮帮我抬他的朋友忙答应说好啊,我正为没东西向峰后交差而烦恼呢他们便一个赶蚂蚁,一个叼蜻蜓。不一会儿,他们便一同叼着蜻蜓回去了

 

                                             黄蜂、蜻蜓、蚂蚁
      
今天我一早6:15就起床了,比平常上学时间还早,也是史无前例的。6:30,我到了集合地点,另外两个同伴已经到达,我们出发去二沙岛。

        
我们一行人骑着自行车,正在路上飞驰。突然,听见我的爸爸喊了一声快看那儿!我们立刻停车,循声而去。只见一只蜻蜓在奋力挣扎,那双翅膀不停地颤动。定眼一看,发现蜻蜓身上着一只黄蜂,这只黄蜂用它的六条腿紧紧地按住苦苦挣扎的蜻蜓。过了一会儿,蜻蜓不能动弹了,这时黄蜂开始把蜻蜓的两双翅膀一一咬断,只留下头、胸、腹三部分。接着又把它的身体分开,三部分各成一块。黄蜂抓起其中一块,飞起来,把战利品带回巢里,然后立刻返回,直至把三块都搬了回。除了这一例外,我们还见到好几个类似的例子
http://s5/middle/6d794bb8g9d80c2fdc6f4&690

http://s16/middle/6d794bb8g9d80bf3fd0ef&690

http://s1/middle/6d794bb8g9d80bf9b4920&690


        
最有趣的是这一例一只黄蜂抓住了一只蜻蜓,但不小心松了一松脚,把蜻蜓给掉到了地上。黄蜂非常着急!他连忙飞下来寻找,可是用了好长时间才找回那只蜻蜓。但在它找到之前,有一大群蚂蚁已经先找到那只不幸的蜻蜓了。蚂蚁们合力想拖走那只蜻蜓,但又拉不动,就派了几只小蚂蚁去找其它的蚂蚁帮忙。就在这时,那只丢失了战利品的黄蜂回来了,当它看见自己的猎物被别人占了,心里更加焦急了!它很想冲上去把猎物抢回来,但又怕被蚂蚁咬,可是,总不能让别人白白抢了呀!它进退两难,最后它决定先试探试探。于是,它一会儿冲上前,想把蜻蜓夺回,一会儿又退开一旁,静静观看。这样僵持了五分钟左右,只见蚂蚁越来越多。突然,一位不速之客来了——第二只黄蜂!第一只黄蜂发现了不速之客,立刻冲上去,一场大战在所难免!经过几次空中交锋,后来的黄蜂似乎占了上风,这位不速之客看准之前的黄蜂体力不济的时候,它冲向那只蜻蜓,一把抓起蜻蜓,飞走了。


        
经过这次,我发现,即使是黄蜂,也会有智慧的!黄蜂抓住蜻蜓后,会把它的翅膀咬掉,是因为如果保留翅膀飞起来时会影响气流,飞不高,飞不快。我还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唯一法则就是:优胜劣汰

 

 

    除了现场观察,我们还鼓励孩子们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回到室内继续观察。

http://s16/middle/6d794bb8g9d80c504da1f&690

 

 

 

 

邓工课外活动发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1160549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