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风物》老物件(11)铜鞋拔子
标签:
杂谈鞋拔子鞋拽把老物件虎头鞋 |
分类: 旧时风物 |
《旧时风物》老物件(11) 铜鞋拔子
星子/李振兴
半弯又半圆,
日日享清闲。
用时得弯腰,
它最爱新鲜。
这是个民间猜谜语的谜面(打一物),谜底就是这个物件“鞋拔子”。不是所有的老物件都是职场收藏家眼中的宝物,也不是所有的老物件都能伴随着岁月的延宕成为古董。但是,由于时代变迁、岁月更替,有些旧时的寻常器物逐渐退出原有功能,或弃之不用,或念旧收藏。“鞋拔子”便是其中之一。五、六十年代或更早时期,人们日常所穿鞋子,除却少数富裕人家买鞋穿,大多是自家手工制作(俗称;家揍),须经过打袼褙(用废旧布条)、剪鞋样(多层粘叠)、纳底子、绱鞋帮等工序而完成。掌握鞋子的松紧度很关键,太松了不跟脚,太紧了穿不进,又因为鞋子常穿常脱,所以,新鞋宁愿紧一点儿不能太松,却为穿鞋增加了难度,这也为“鞋拔子”用作辅助工具的出现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在小孩穿的“虎头鞋”后跟缝上两根绳(通常称呼“鞋拽把”)用来提鞋、还捆绑在脚脖上防止脱落,足见先人的智慧生活。
鞋拔子,从式样和材质看,品种繁多,我家遗存下来的这把铜鞋拔子(素面)是常见的,更有精美者常刻有吉祥花卉或吉语名款者,当为上品之作。
前一篇:涿州三义宫
后一篇:《旧时风物》老物件(12)手电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