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 & 海军部大厦

标签:
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海军部大厦 |
分类: 金色俄罗斯 |
十二月党人广场坐落在涅瓦河岸,邻近海军部大厦旁,原名为元老院广场。为了纪念1825年的十二月革命流血政变,1925年广场改名十二月党人广场。
十二月党人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大草坪,中央竖立着1782年建立的彼得大帝骑马雕像。
彼得大帝骑马雕像因普希金的长诗《青铜骑士》而声名远扬。1832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1833年创作的《青铜骑士》是普希金所有作品中最具革命性的一部。诗人看到了专制政权带给人们的痛苦,长诗的副标题《彼得堡的故事》就蕴涵着制度与个人之间矛盾的悲剧,在长诗中,诗人用质朴单纯的语言多次描写到人民的苦难,但诗人的矛头所指的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长诗第一章里,他特意安插了一段亚历山大一世面对洪水束手无策、听之任之的描写。长诗完成后,沙皇尼古拉一世曾要求普希金修改原诗的某些地方,而他拒不从命。直到他死后,由如科夫斯基做了些改动,《青铜骑士》才得以出版。
铜像建于1766至1782年,高5米,重20吨,底座是一块重400吨的天然花岗巨石,是目前世界上纪念性雕塑艺术最完美的作品之一。从任何方向欣赏塑像,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
骏马前腿腾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骑上,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充满信心,严厉而自豪。
在花岗石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
骏马象征着俄罗斯,而马践踏着的蛇,代表着当时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维新的力量。
很多人在这里拍照。
海军总部1704年奠基,1806—1819年间,由建筑师扎哈洛夫设计修筑。
海军部大厦过去是海军部所在地,如今是海军学校。它的设计风格严谨简明、整个建筑结合了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共有56座大型塑像、11幅巨型浮雕、350块壁画,装饰着整座大厦。其中塑像群主题明确,象征着俄罗斯水手们的英勇精神。
整个建筑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安置在大厦塔楼屋顶上的闪闪发光的镀金长针,长针高达72米,直插蓝天,在圣彼得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塔楼的中部搭起脚手架,就没有拍照塔楼了。
海军部大塔楼的基座部分为一个设计成类似凯旋门的拱形门。门上装饰有以海洋及俄罗斯海军为主题的各种雕像及半浮雕。
Przhevalsky Nikolai Mikhailovich 纪念碑
Przhevalsky Nikolai Mikhailovich(1839 - 1888),俄罗斯中亚和东亚的著名探险家。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被誉为俄国交响乐的奠基人。曾经的俄罗斯国歌《爱国歌》即是格林卡的作品。
米哈依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罗斯诗人,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被杀害而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
莱蒙托夫出于对伟大诗人的热爱和对沙皇尼古拉一世黑暗统治的义愤,写下了《诗人之死》这首不朽名诗,在十二月党人失败后,头一个喊出了与沙皇抗争的人民心声。这首重量过千钧、锋利如匕首的悼亡诗,震动了整个俄罗斯,上流社会和沙皇尼古拉一世则恨之入骨。于是,莱蒙托夫从此连遭囚禁和流放,直至四年之后自己也和普希金一样,惨死于决斗圈套,也为歌唱自由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西里·茹科夫斯基(1783-1852),俄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杰出的翻译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老师。
(2014年9月14日俄罗斯自由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