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奥斯特洛夫斯基广场 & 叶卡捷琳娜二世塑像

标签:
圣彼得堡奥斯特洛夫斯基广场叶卡捷琳娜二世 |
分类: 金色俄罗斯 |
奥斯特洛夫斯基广场(Площадь Островского)建于19世纪初期,为纪念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而命名。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广场中心,坐落着圣彼得堡最古老的话剧院 — 亚历山大德里娜剧院(Александринский Театр)。它于1832年由意大利建筑师罗西设计,是以尼古拉一世皇妃的名字亚历山德里娜命名的气势磅礴的古典式建筑。
剧团历史比剧院历史还要久远,剧团是1756年由元老院下达命令所创建。
前苏联时期,它被改名为“普希金戏剧院”,而今天它又恢复了沙俄时期的名称。
亚历山大德里娜剧院正面是由6根柯林特圆柱作为装饰,柱廊上部有驾奴战马车辆的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塑像。
广场前花园中建有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塑像,建于1873年,在圣彼得堡只有这一座她的的铜像。
叶卡捷琳娜站在最上面一层。她披着华丽的斗篷,手握权杖,威武而高大,在下一层,是她的十二个宠臣,其中包括她的侍女,更多的是她的情夫。叶卡捷琳娜的一生,与这些人的命运和经历是联系在一起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沙皇村(今普希金城)。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什切青,与俄罗斯留里克王朝有血缘关系,为留里克王朝的后裔,是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登上皇位。
对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宠臣和情人波将金去世后,她的以南进重建拜占廷帝国为目标的南进政策受挫。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内加强皇族专政,对外推行扩张政策,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叶卡捷琳娜二世被尊称为“大帝”,即俄罗斯帝国历史上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是彼得大帝)。从1762年到1796年,她在位统治了三十四年,俄国贵族称这段历史为“帝国的黄金时代”。
叶卡捷琳娜二世脚下的十二个宠臣们。
公园紧靠捏瓦大街
(照片分别拍于9月14日9时与9月15日1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