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中国绘画

标签: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绘画文化 |
分类: 走遍纽约 |
Chinese Garden Pavilions, Studios, Retreats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今年举办的“中国园林:亭阁、书斋、退隐之地”特展(在中国绘画馆)汇聚了大都会永久珍藏的80件藏品,展现与探索了上千年来中国绘画和园林艺术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园林:亭阁、书斋、退隐之地”特展海报背景是《王羲之观鹅图》(局部)
《王羲之观鹅图》,约1295年
钱选(约1235-1301年),元朝
传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生性喜鹅,曾见一道士有白鹅甚可爱,因书《黄庭经》以换之。
《王羲之观鹅图》即据传说附会而成。近景树木蓊郁,竹林茂密,亭台掩映,白鹅戏水,羲之凭栏观望。远山苍翠,村庄隐现于雾霭山林间。
滕王阁塔式建筑于公元7世纪由一名皇子修建,历经多次重建,最终却因为一个偶然路经此处的诗人王勃(649—676)留名青史。他在南下探亲的途中经过滕王阁,受邀出席晚宴。这天晚上,他挥毫写就《滕王阁序》,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短暂、未完之事业的沉思。接着,他继续上路,却不幸在海上溺亡。他短暂的一生从此注定永恒:这篇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辞赋之一。然而,唐棣的这幅滕王阁的画中,这个孤零零的楼阁在浓浓迷雾中若隐若现,自带有一种神秘的气氛。建筑物被精心描绘,依稀可辨建筑结构空灵的质感。
(局部)
《归去来辞图》,陶潜
创作于13世纪,他正乘坐一叶小舟漂在湖上,朝着他心爱的垂柳及的花园驶去,这就是他的归属。一个花园就能给他平和与满足,让他远离世俗的忧虑。
《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赵苍云,元朝,561.34cm×22.5cm
赵苍云是宋代皇室家族成员,经历了南宋灭亡、蒙元统治的巨大变化。他采用李公麟的白描手法描绘了汉代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的故事。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北,传说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见两个仙女,留他们住了半年。后来他们要求回家,到家乡时发现已经过了七世,这种天堂与人间的巨大反差让他们感到疏离与不适应,这也是许多宋代遗民在蒙古人统治下的心境。
《兰亭集序手卷》,1560年
钱谷(1508—约1578),明朝,记录了发生东晋时期的一场聚会。春日,文人雅士前来兰亭曲水流觞,聚会吟诗。钱谷擅长风景画,创作时行云流水,让布满藤蔓的花园成为主角。
《拙政园图》册,1551年,文徽明(1470-1559),明朝
清风高洁图,约1460年
夏昶(1388–1470) ,明朝
“中国园林:亭阁、书斋、退隐之地”特展展室三面围着“明轩”庭院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明轩”庭院建于1979年,布局设计吸取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殿春簃小院的精华,建造精巧完美,是境外造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