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20dSJkty6E0Wso79s26&690
成长指导◎付小平
“十八得了”妈妈新标准令不少年轻妈妈自愧不如、望而生畏。焦虑的家长不禁会问,难道我们都要这么全能,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吗?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无论父母多么全能,都不能喧宾夺主。超级妈妈未必就能培养出超级孩子。家长最明智的做法,不是在孩子面前逞能,而是学会隐忍、学会示弱。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山姆》这部电影中的弱智爸爸山姆是最具智慧的爸爸。虽然他的智商仅相当于7岁孩子,但他却完全掌握了教育孩子的真谛。山姆全身心地去爱孩子,这种爱没有条件、没有限制,不用物质来衡量。他可以花整个下午的时间和露西一起在公园玩耍,他会一遍一遍地读着他朗读过千万遍的故事书哄她入睡。就像露西自己说的:“我很幸运,你和别人的爸爸不一样,没有任何人的爸爸能够总是去公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智商正常的父母也会把“爱”这个字挂在嘴边,口口声声地说爱他们的孩子。他们努力地在外面工作,拼命地赚钱,理由是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他们却不愿意或者借口没有时间陪孩子逛一逛公园,也没有空蹲下来听听孩子需要什么,更没有时间坐下来什么也不做,只是陪着、看着孩子。
同时,山姆因为智力低,所以和普通父母相比,山姆对女儿的能力推崇备至,一次普通的演讲、一次体育竞技的胜利,山姆都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正是因为山姆自己很多都不知道,女儿反而学会了很多;正是因为他没有在孩子面前摆出“我就是比你行”的态度,女儿反而成长更顺利。露西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她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甚至像家长一样照顾山姆,露西也学会了很多山姆不会的知识,而且成为山姆的老师。家长要善于学习山姆的教育方式,在孩子面前多示弱、少逞能。
电影里面有个反差非常明显的镜头,当露西面带微笑、被父亲称赞着讲完毛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后,一个男孩上台讲解蜘蛛,而他的正常智商的爸爸却在旁边指手画脚,男孩子痛苦的神情、极不耐烦的语气都显示出他根本不喜欢爸爸那些不必要的“帮助”。最终,孩子本来是想讲其他昆虫的,但自以为是的父亲却帮他选了蜘蛛,导致整个演讲无法顺利进行,孩子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作为成人,虽然很多东西我们都已知道、很多事情都曾经历,但我们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孩子,给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犯错。正如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所说:“如果您放弃权利,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
其实,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我们既需要学会示弱,更要虚心向孩子学习,可以向他们学习某些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学习他们的某项特长,甚至是他们身上有家长可能没有的某项品格。
在向孩子学习这个方面,犹太人做得非常到位,依据犹太教的规定,家庭会议要讲家中遇到的一切难题和重要事务。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都要参加,并可以发表意见或举手表决。在这些会上,犹太人也都尽量让年轻人先发言。他们总是被这样鼓励着:“真理面前是没有老少的,你和我都要听从真理的召唤。你们最有热情和想象,试试你们的能力吧。”
在某种程度上,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甚至孩子凭借思想灵活、反应快的优势,在接受新事物上更胜一筹。所以我们更要向孩子学习,不要一味在孩子面前逞强。
(本文发表于2013年11月6日《北京青年报》成长读本栏目,本期更多讨论见链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13-11/06/content_21313.htm?div=-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