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否给了孩子合适的管教?(转)
(2012-11-06 10:04:40)
标签:
管教教育育儿 |
分类: 教育文选 |
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担忧:“如果我管教太严厉,孩子的精神和思想是不是会受到压抑?”爱孩子的父母不希望看到一个十分被动的孩子。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并且捍卫自己应有的权益。
父母如何判断是否对孩子管教过严呢?可以观察孩子如下表现:
1.孩子太好、太安静或孩子不敢表达负面情绪。
2.孩子对于很轻微的批评都会表现出极度敏感。
3.孩子不会用出轨行为来探测你的底线。
4.孩子生活中没有一点幽默感或快乐。
5.孩子大多数时间表现出烦躁和不安。
6.孩子在吃饭、睡觉或如厕等其他方面表现出有压力,比如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从前婴幼儿时期的行为特征。
7.一个进攻性比较强的孩子,有可能会学你的行为,对他的兄弟姐妹、同伴或宠物泄愤。
如果父母想知道如何正确地管教孩子,也许可以这样做:
★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管教手段。对于婴幼儿,要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进行别的活动。如果转移不管用,就需要把他本人转移走。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管教必须配合解释他“犯错误”的原因,给他机会了解或理解自己的行为。
★管教必须适合孩子的性情。一个敏感的孩子如果受到惩罚会无比绝望,但对于一个积极开朗的孩子惩罚可能又会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试着不要干预。当着其他孩子的面避免保护或惩罚自己的孩子。当家长把自己卷在孩子之间的争斗中,相当于家长把相对简单的孩子之间的交流变得复杂化。
★给孩子做行为示范。通过给孩子举例来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或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方式。家长直接的、严格的但是充满爱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最好的示范手段。
★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置短暂的“禁闭”时间,结束之后,拥抱孩子并且给他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体罚会给孩子传递错误信息,让孩子觉得父母也失去了控制并且表现出进攻性。体罚说明家长也相信通过肢体暴力可以解决问题。体罚不仅不尊重孩子,而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当一种管教手段不管用的时候,停下来重新评估自己使用的方法——你的反应是不是太频繁?太无效?
★管教过后要拥抱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做到这点很难,但是很重要。当抱着孩子的时候,家长需要告诉他很抱歉,告诉他学会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他必须知道你很关心他,也很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