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请勿落下

标签:
生命教育家庭教育育儿 |
分类: 原创博文 |
http://s11/mw690/6d68a42agccb97b0f9d7a&690
最近这段时间,社会暴戾事件不断上演,上至学者,下到普通老百姓,很多人都开始学会用武力来发声。比如掌掴不同意见的老年人、把老百姓当做蚂蚁的副教授;因为幼儿园小朋友做不出算术题,在10分钟时间里连扇五岁孩子70多个耳光的幼儿园老师;绑住9岁儿子施以“棍棒教育”长达20多分钟,把孩子折磨致死的家长;长假期间,游客在华山景区被连捅9刀的不幸遭遇等等。
很多学者也开始反思,为什么一个历史上温文尔雅、讲究礼仪的民族,今天却变身成为一言不和就动手、受点委屈就动刀的野蛮民族。学者们大多从社会、政府、制度的角度开出药方,但是我觉得也得从教育上寻找答案。
中国的古代教育是从敬天爱人开始的,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让古人跟自然和谐相处了几千年,即使这个敬畏可能建立在迷信上。60多年来,由于无神论的教育,破除迷信的教育,让我们在泼脏水的同时也把孩子一起泼出去了,把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也抛至九霄云外。迷信虽然破除了,但正常的对生命的认识教育却没有跟上。导致了人定胜天,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人即地狱等思想的蔓延,无知者无畏。因此,我们无所畏惧,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
如果说让我们成人再补上这一课有难度,但最起码从现在开始,可以让孩子不要落下生命教育这一课了。要把这几十年,被我们破坏的自然,被我们破坏的人伦,被我们毁掉的对生命的敬畏,重新注入孩子的心灵。
我常常看见4、5岁的小男孩们围在一起,对地上的昆虫进行猎杀,有时候甚至比较残忍;小女孩们喜欢采摘各种花草,有时候犹如鬼子大扫荡,残花败叶散落一地。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对生命还没有深刻认识,任何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都是玩具。但是作为父母,请不要落下生命教育这一课,让孩子从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一、通过阅读绘本,让孩子认识生命、感知生死
女儿三岁左右,家里买回了几本关于生命主题的绘本。我们告诉孩子她是怎么来的,让她明白每个生命都有起源,每个生命都有来历,人如此,其他生命也如此。
家中还有一本《爷爷变成了幽灵》的绘本。这本书告诉孩子,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死亡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每个人怎么过一生。
在那段时间里,女儿常常问我,“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办。”我问她:“你说呢”,她回答:“如果我死了,你会哭的,所以我要好好的活着。”她已经开始知道她的生命的重要性了。推己及人或者其他生命,她也很容易明白生命的可贵。
今年7月份,北京的暴雨引发灾害后,女儿看到电视画面,问我:“北京的雨这么大,豆豆弟弟怎么办,他们有地方住吗,有东西吃吗,会被水淹着吗?”而这个豆豆弟弟是我夫人同学的孩子,只在去年和女儿见过一面。这让我们意识到,她已经开始懂得对别人的关怀。
二、通过接触大自然,让孩子学会敬畏生命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越是相处时间长,越是有感情。生活在城市里的现代人,因为远离乡村和大自然,对自然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虽然电视上,报纸上都教育我们要爱护自然,要注意环保,但是执行起来并不到位,因为对自然没有感觉,更谈不上情感。
如果我们走进大自然,你就会发现,一朵花、一棵树、一只昆虫都是灵动的,都是很美的,都可以跟我们互动。大自然,不仅只有人,还有万物。大自然的神奇和博大,人类永远无法企及,我们只能敬畏,只能在大自然的规律下繁衍生息,和大自然的万物共同分享这个世界的一切资源。
三、通过饲养宠物,让孩子珍惜一切生命
女儿两岁多,就开始养了两个小宠物,一条金鱼,一只乌龟。每天她负责为它们换水、喂食。她还给乌龟取了名字,带着它去小区散步,还把它介绍给她的小伙伴。这个时候,她的那些经常会虐待昆虫的小朋友,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温柔可嘉,他们小心呵护乌龟,生怕它受到任何伤害,他们还亲切地叫乌龟的名字,把乌龟当成了可爱的朋友。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这个时候的乌龟和平时他们杀掉的昆虫已经截然不同了,乌龟仿佛已经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了。
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因此也是值得所有人敬重的。当每一个人都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当每一个人都学会敬畏世界上的所有生命,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文明、更加有序,每一个人也会活得更有尊严。
(付小平,写于2012年10月23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