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w690/6d6666f7tx6BKoupmco70&690
校长如何引导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3
2013年8月9日
用教育思想来领导学校,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领导者与教师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同时,也对领导者的品质、学识、能力、教育技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首创精神
领导者尤其是校长必须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对学校教学与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现象和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或研究思路,并且以自己的实际研究来引导教师,教育教师,感染教师。所谓领导教师集体,做教师的教师,这就意味着校长要亲自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对他施以影响。他认为,对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的某一问题产生兴趣并把这种兴趣传达给别人,这是学校工作中最主要之点。只有用自己的火花才能点燃别人的火花,只有用自己的信念才能培养别人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身为校长,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曾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在10年内跟踪研究了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各种表现。他还先后为3700多名学生作了观察记录,能够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他以自己的首创精神和出色的工作教育和感染了教师,引导着全体教师进行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的创造性劳动。因此,他再三地告诫人们:“如果没有校长本人的首创精神,而是等待着教导主任去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指望教师主动精神的自然产生,那就意味着等待侥幸的发现和意外的成功。没有校长本人的以身作则,没有你自己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就无法进行领导。”[1]此话一语破的,道出了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引导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关键和根本。
(二)坚持听课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的认识和评价是前所未有的,他说: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所在;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萌发的园地。因而,他认为有经验的校长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和分析课应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从千万种日常现象中抽取出来的教育思想,才是教育创造的实质所在。”[2]而教育思想离开了具体的行动,就会变成不结果实的花朵。只有分析研究了大量事实及其相互联系,才会取得对于教育现象的发言权。因而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除上课外,每天必须听课至少两节,若外出开会耽误了则一定补上。如果对某些现象虽经认真观察和思考而仍不得其解时,则连续听5节、6节,力求找出这个令人心神不安的问题的答案。因此,他的工作就深入细致,扎实具体,富有生机。相反,一些学校的工作之所以会做得表面化、形式化和简单化,首先是由于校长不了解课堂内的一切,不了解教师的创造性技巧在朝什么方向发展,不了解学校工作的技巧是什么。他把那种在一年中听课很少的校长比喻为好比是一个被蒙住眼睛的人在黑暗中徘徊:能听到一点,却什么也看不见。
(三)激发愿望
从教师自身来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学校领导者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而应该用某项探索、某种思想来激发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在探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时,闪现出生气蓬勃的思想火花,那才会有创造性劳动。而没有提出问题以及寻找各种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愿望,那么任何时候也点燃不起这种探索的火花来。”[3]他还指出:教师只有不是消极地承认所发生的一切,而是自己去积极地影响它们,并有所创造,从而成为对学生个性发生积极作用的力量,他的劳动才具有创造性。“领导学校工作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唤起教师探索和分析自己工作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他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已取得了一半的成功。”[4]这些论述都说明激发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愿望,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前提。简言之,激发愿望的途径有三: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和公民精神的教育。才能、天赋、人的个性只有在公民思想政治和公民精神成熟性的背景上才会充分激发出来。人有了坚定的公民立场,他才可能有所创造。二是为教师创造研究的条件和交流心得的机会。帕夫雷什中学每隔一周举行一次以研究儿童为主要内容的理论讨论会,请一两位教师做《某某学生的教育学鉴定》详细报告,对某一具体学生的健康状况、智力发展特点及其形成环境、道德面貌、准备采取何种措施等等详细研讨;两个月召开一次学术演讲会,教师交流对某些问题的研究心得。他们还不断丰富图书资料和增加实验设备,为教师的研究提供良好条件。三是完善奖励机制,对那些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的鼓励。
(四)教会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领导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最好先从向他们展示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做起。事实——这是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现实的表现。他总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把教学中的点滴收获、经验、发现、困惑随时记录下来,认真分析研究。“只有善于弄清事实的本质,才能弄清下面三个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第一,生活本身所给予的东西(即儿童入学时客观上已经具有特性和的特点);第二,教师所做的事情;第三,将要达到的目的。”[5]从平常的、司空见惯的事情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点、新的细节,这是培养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条件,也是激发兴趣和灵感的源泉。他认为,要引导教师进行创造性研究,学校领导者应当经常把教育工作这块宝石的未经雕琢的那一面转向教师,使他们为里面包含的思想受到感动,感到不安,并把积累事实、分析事实的方法教给他们,使教师们在对新事物的追求中施展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1]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8页
[2]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6页
[3]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6页
[4]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6页
[5]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2页
aa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