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纹样》教学反思

(2014-01-09 14:17:28)
标签:

教学感悟

育儿

分类: 读有所悟

《传统纹样》教学反思   

--

《传统纹样》这节课在学校名师观摩课上过,下面我结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只是一顶帽子,一个标题,不能够真正检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我在执教《传统纹样》这一课时,在教参中教学目标是,学习中国纹样,感受传统的魅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积极的投入到创作生活的活动中去。这样的目标很宽泛,很难来检验课堂任务是否完成,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传统纹样的组成形式及特点并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为一块方巾设计自己喜欢的纹样做装饰。只有目标和过程统一,切合课堂实际才不会让教学目标名存实亡,真正落到实处。

一节课的设计,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方法,当提出问题后,要有目的,要解决问题。要让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形成一条线,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梳理清晰,有条理。

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在美术课中小组合作是最常用的方法。用小组合作要求教师分工明确,让人人有事做,才能更好的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真正成为辅助教学任务完成的手段。

学生作业时间是美术课中占时间最长的环节,作业之前一定要出示明确的作业要求,让学生在设计中有一个标准。如:构思新颖、构图准确、色彩搭配合理、造型美观等。这样最后才能更好地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现在的教材编排文字很少,内容简单,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进一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给学生更宽泛,更大的知识空间,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底蕴。

上好一节课,不是一两天的功夫,不是设计一个漂亮的课件,也不是让课堂环节热闹、花哨就是一节好课。而是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实实在在的了解更多的知识,通过学习能动手设计自己满意的作业。通过听课评课反思,使自己从中有所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