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点3、异体字

标签:
365历史教育文化 |
分类: 七年语文 |
古代汉语知识点3、异体字
1、异体字:读音和字义完全相同只是写法不同的一组字叫异体字。(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异体字”有两个意思:1.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写法的,每一种写法都是异体。如“峯”是“峰”的异体字,同样,“峰”也是“峯”的异体字。2.几个异体字中,以官方规定的一个为正体字(表现在官方组织编写的字典里),如果官方没有规定的,则以书籍中常用的是正体字,其他写法的是异体字。如“峰”是正体字,“峯”是异体字。
2、汉字异体字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其一是为语言中同一语词而造、在使用能没有分化的一组字,如覩——睹、徧——遍等。在异体字中,这类字数量最多。
其二是造意不同,但在实际使用中用法相同、功能重合的一组字,如罪——辠、颿——帆等。这里,罪、颿等字的本义都没有文献用例,可能是字书的编者根据字形的造意推出来的——这也是这类异体字与一般假借字的根本区别所在。
其三是同一古文字形体由于传承演变、隶定楷化的方式不同,而在楷书平面上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形体,这些楷书字形之间构成了异体字关系。如宜——宐等。
2异体字和其他字的关系:
繁体字”、“简体字”、“简化字”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字如有几种写法,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笔画少的叫简体字。从这点上看,繁体字和简体字也是异体字,只是繁体、简体是从笔画多少的角度上分的。繁体和简体古已有之,甚至可以说从有文字的时候起就有了,一个字有人写得简略一些就成了简体字。以后又由于不同地域的人运用不同的造字法来给同一个意思造字,造出来的字,笔画多少会有不同,如“岩”“巖”两字在古书中都有,前者是简体,后者是繁体。
至于“简化字”,是指由国家有组织有规划地对汉字进行笔画简省整理而定的字,因此简化字自然也是简体字。
现在我们以[秋]字为例:
繁体字是指的规范的、经官方推广使用的。
异体字是指规范繁体字之外的其他写法。
异体字举例:1、斗 ①~; ②(鬥)[鬦、闘、鬭]2、只 ①(衹)[祇*、秖]; ②(隻)。3、叹 (嘆)[歎]4、汇 ①(匯)[滙]; ②(彙)。5、岁 (歲)[嵗]6、向 ①~; ②(嚮)[曏]。
部分繁简字辨析:传承字以“~”替代、繁体字加“()”、异体字加“[]”:
1、干 ①~[gān]干支纪年; ②(乾)[乹、亁][gān]干燥 (“乾坤”“乾隆”[读qin]不简化作“干”); ③(幹)[榦][gn]树干 躯干
2、坛 ①(壇)[tn]祭坛 天坛 地坛 ②(罎)[罈、壜][tn]坛子 酒坛 坛坛罐罐
补充知识:传承字:广义上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的汉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香港、澳门和台湾而言,"传承字"即为正在使用的传统汉字;狭义上是指未被《简化字总表》简化的汉字,中国大陆目前主要使用的规范汉字主要包括简化字和未经简化的传承字(但使用新字形),《简化字总表》实收2274个简化字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严格来讲,"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但在某些时候,港澳台通行字体会被笼统的称为"繁体字"或"繁体中文";大陆规范汉字(包括简化字和未被简化的传承字)会被笼统的称为"简体字"或"简体中文。
3、异体字和通假字的关系:狭义的异体字是指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广义的异体字除包括狭义的异体字之外,还包括文献中通用的假借字和古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