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第十三章 福禄贝尔的学校与学前教育理论

(2013-03-31 22:21:03)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书坊

第十三章 福禄贝尔的学校与学前教育理论

第一节 福禄贝尔的教育实践活动

1836年,福禄贝尔回到家乡图林根,开始指导和帮助母亲们教养幼儿,并着手设计一套符合教育要求的游戏材料。  

1837年,年已55岁的福禄贝尔在凯尔豪附近的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儿童游戏活动机构,招收37岁幼儿,并运用自己在数学和建筑学方面的专长,为儿童设计了6套玩具,称为恩物(德语:Spielgabe;英语:Froebel Gifts),以球、立方体和圆柱体为基本形态,供儿童触摸、抓握。1840年,热爱大自然的福禄贝尔为这个机构创造了一个新词——幼儿园(Kindergarten),这也是这个词汇的来源:幼儿园如同花园,幼儿如同花草,教师犹如园丁,儿童的发展犹如植物的成长。同时,他在欧洲首先给了妇女专业位置——幼儿园教师。  

1844年,勃兰根堡幼儿园迁往马林塔尔城堡。1848年欧洲革命以后,普鲁士政府开始查禁国内自由因素。1851年,教育部下令取缔幼儿园[3]。福氏因此遭受重大打击,后来由一位伯爵夫人继续致力于这项推广工作。185262日,70岁的福禄贝尔在马林塔尔住宅的楼上安详地去世,当时环绕在他身边的人几乎没发觉他已经过世了。床头悬挂着他最喜爱的拉斐尔的绘画圣母和圣婴。

第二节 哲学基础与教学原则

一、哲学源泉

首先,他受谢林自然哲学的影响,主张教育适应儿童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的发展。他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要求人们重视儿童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从教育顺应自然出发,他很重视通过游戏、作业、劳动等活动,发展儿童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其次,从“自我”和“行动”的思想出发,重视儿童积极的自我活动,重视儿童的自我活动在教育上的价值和儿童个性的发展,他重视儿童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以及重视劳动的教育作用。重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强调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儿童教育的某些规律,因而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并且逐渐影响到小学乃至中学课程的设置。

再次,他阐发了事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事物整体结构分析的方法出发,强调事物结构的联系,要求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从多样性中看到统一性,看到事物整体的本质联系,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的连续性,把教育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进化的过程。

二、教学原则

福禄贝尔把费希特的“自我”和“行动”的思想运用于对儿童的认识,认定“儿童”即“活动”,同时受“万物在神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教育的根本原则。

第一,统一的原则。

福禄贝尔认为:“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条支配一切的法则必然以一个万能的、不言而喻的、富有生命的、自觉的、因而是永恒的统一体为基础。”“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人类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性,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教育的实质正在于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使儿童认识自然、认识人,最终认识统一的法则;帮助人类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就是教育的任务。

第二,发展的原则。

福禄贝尔从“自我”和“行动”的思想出发,认为教育的本质即提供产生自由、自动和自觉的条件,使潜存在儿童内的神的精神向外表现出来。“教师的任务在于遵循自然,引导儿童的成长,提供一切成人智慧的帮助,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强迫它、干涉它。n }q}他同时强调,发展是分阶段的,更是连续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跳跃和突变不能算是发展,

在发展的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发展的结果是对立面的调和,教育归根到底是成长的过程,人的成长也必须服从两条互相补充的原则:对立的法则和调和的法则。教育者总是从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入手,在两者之中发现调和的东西,克服差异,最终使二者达到统一。

第三,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福禄贝尔一方面受谢林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在自然界中,一定包含一种主动的创造力量,而且这种力量一定有一种不自觉的精神为其指导;另一方面,从“行动哲学”的思想出发,注重儿童“自我活动”、“自我认识”、“自我表现”和“自我教育”,强调顺应儿童发展的内部规律,适应儿童的情境、性向和能力,提出顺应自然的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他要求儿童从最早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教师的任务是扫除阻止儿童自然发展的障碍,提供儿童发展的条件,保护和引导儿童顺应自然、自我地发展。

第三节 教育分期与学校教育

在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中,有一点是有必要提的,他把人类初期的发展氛围四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其研究的重点。福禄贝尔认为各阶段其侧重点不同,学习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婴儿期应该注重感官的教育;幼儿期是真正教育的开始,这个阶段养护和保育减少,要加强智育;少年期是真正学习“吸收”的阶段,学习开始了。还有福禄贝尔为幼儿专门设计的“恩物”,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器具,也丰富了幼儿学习的手段,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可以说造福了全世界的儿童。

福禄贝尔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幼儿园的创始人。他在思考前人的思想和长期从事学前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幼儿教育方法,设计了一整套的玩具和教材。由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局限,以及受当时德国一般政治、社会条件的制约,他的教育理论有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但是他在幼儿教育方面的成就,是极大的,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学前教育,是当之无愧的“幼儿园之父“。

第四节 学前教育理论

一、学前教育的意义与地位

家庭在幼儿期的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为儿童的教育此时完全托付给了父母与家庭。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园的任务:

第一,培养幼儿参与其本质相符的活动,增强体质。

第二,帮助母亲训练照管幼儿的助手,并为其他幼儿教育机构训练幼儿教育工作者。

第三,推广幼儿教育经验,促进游戏与游戏手段的普及,发展各种游戏内容与方法。

二、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及原则

在幼儿园的方法层面,福禄贝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首先,他吸收了自我活动的学说,认为自我活动是生命的基本特点。

其次,来源于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学法得到了发展。

再次,上述两种方法汇集在社会参与方法中。

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实物教育;二是游戏教育。

三、幼儿园课程

 ()精神发展方面的课程

1.认识上帝对人的关系。

福禄贝尔认为人世间的一切关系都是人与上帝关系的集中体现。尤其强调人与父母的关系最能反映人与上帝的纯粹的关系,并且建议人应该通过对人与父母的关系的理解来认识上帝对人和人对上帝的关系,因为这是认识、洞察和预感上帝与人的关系的唯一关键。他认为对这种关系的观察和理解,是真理,且永远是真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尤其重要。儿童首先是通过父母来了解世界、上帝和自己的。父母应重视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2.认识人的本质。

促进儿童对人本质或精神的认识,需要建立在亲子间精神一致的基础上,虽然我们成人传授给儿童的有关人的本质方面的知识要高于儿童内在的精神知觉,但我们要相信儿童,通过摆事实,将一些内在的意识或有关宗教精神的内容说给儿童听,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儿童的内在力量会从中找到事实的内在意义,达到对所说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对人本质的认识和自己精神的涵养。

在这个课程的实施中,福禄贝尔非常注重培养儿童对自己行为和内在生活的敏感。他反对“善行今世得不到,等来世再报”的说法,认为这是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尊严缺乏尊重,主张从早期开始,“儿童的注意力应被引导到他内部的,即他的精神和心灵自由活动的状态或被束缚的状态,明确或不明确的状态,满意或不满意的状态上,由此产生的经验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人的内部感觉,真正的思考便会表现出来。

()自然教育方面的课程

1.定期到户外接触大自然。

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理解动植物内在生命和精神的渴望,其心灵也有自然的天性,由此他建议教师“至少每周一次带领儿童到野外去,让他们仔细观察和理解自然向他们显示的景色”,与儿童共同努力把自然的生命和精神吸收到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并让其在自己身上发生作用,保护和培养儿童热爱自然之心。

2.认识周围的事物。

对儿童来说,最有意义的和最熟悉的事物就是存在于自己周围的事物,福禄贝尔认为认识自然即从最近的周围事物开始,依次从比较近的、比较熟悉的往比较远的和比较不熟悉的事物过渡。他要求教师应用直观的方式向儿童解释事物逐步到概括事物,引导儿童去思考,直至本质的认识,他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师幼的互动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数学教育方面的课程

1.对力与空间的认识。

1)对力与多面体的认识。福禄贝尔认为“向外表现的力,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是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最终原因”。他通过数学中的多面体图形来说明自然界的法则。数学在学前课程中的表现就是用直观的方式揭示自然的本质和玩具“恩物”的运用。   

2)对空间的认知。首先,借助积木。在教学中积木应用的方式随着儿童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其次,认识图形。垂直线和水平线是帮助人们观察和理解每一件形状的媒介,认识图形,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有重要意义。

2.对数的认识。

福禄贝尔说:“数的观念的发展,通过数的概念来实现对象直观和事实印象的抽象,并使计数的能力至少达到1020的范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认为:一是要把数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来表现和观察,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语言的作用;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随时利用周围的物体引导儿童获得数的一些概念,例如数玩具,让儿童知道“一个”和“许多”的概念。  

 ()语言教育方面的课程

福禄贝尔认为语言是生命的表现,即“通过外化了的东西自动地向外说明和表现自己内在的东西”。而学前儿童需要精神活动,特别是需要与身体活动一致的精神活动,在活动中被激起的内部生命应立刻有一个外部的事物,使儿童能借其表现自己。福禄贝尔认为适合儿童需要的这个外部事物就是童话、诗歌、寓言、故事等。这些方式的表现都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情感体验直接相联系,当童话、诗歌、寓言的内容符合儿童的生活和审美标准时,儿童就会不断地去听、去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主动地去感受、理解其中的内涵,转化成自己的精神内在,同时也会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借助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

儿童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观察的欲求。福禄贝尔认为满足这种欲求的方式就是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方式。其主要的课程内容有:音乐是通过纯粹的音响来表现的艺术,其中主要的是唱歌,绘画即通过纯粹的色彩对视觉进行表现的艺术,雕塑即通过物质的造型和塑造空间表现的艺术。他认为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不是让儿童成为艺术家,而是“使每个人按照各自的本质充分地、全面地发展起来,使他能够从人的本质的全面性和全能性上去认识人,特别是要使每个人懂得观察和鉴赏真正的艺术作品”

四、幼儿教育到学校教育的中间学校

福禄贝尔认为中间学校可以帮助幼儿很快适应学校里面的生活。从感觉直观到抽象直观思维的过度。

作为“幼儿教育之你”的福禄贝尔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其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逝世后,在他的墓碑上刻有他生前最喜爱的一句话:“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吧!”这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他向世界发出的召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