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心倾听花自开
静心倾听花自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02
  • 关注人气: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美术作业的展示与评价的方法

(2017-01-18 15:01:33)

 美术教育最主要的培养目的就是开发人的想象与创造力。学生的美术作业是学生对生活观察和认识的产物,它带有学生的个人审美情趣与年龄特征。小学美术作业是小学生美术课所学美术技能技巧掌握程度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地反映教学目的要求是否顺利完成,完成的效果究竟如何。

记得刘宏博士曾说过:学习如游戏(教师必须及时反馈与矫正,让学生及时得到评价)。笔者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美术学习最恰当不过。美术作业则很好的反应了这次“游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它是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美术教学的回顾与总结。

长期以来,有些美术老师对展示评价不重视,形成了简单、草率的展示评价模式,甚至有些老师把展示都忽略了,只是简单的评出“优、良、及格、不及格”。学生被这样的评价模式所麻木,对作业展示不感兴趣,也不会在乎作业评价的结果。一发到作业瞟一眼,或者干脆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长此以往,对我们的美术教学是很不利的。分析当前的美术作业展示评价,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的做法,至今还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

一、小学美术作业展示及评价的问题

(一)展示的随意、简单、草率

通过长时间的教学,老师们应该会发现小学生在美术课中,最喜欢的除了画画,就是展示评价时间。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老师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就会觉得非常的自豪,这就是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的本质。如果老师在展示时没有技巧性,仅仅将学生的作品拿出来,给学生看上几眼,然后夸奖或者批评一通就了事。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坐在后面的同学还没看清楚画作就结束了展示过程。对于忽略展示环节,直接评个分数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展示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二)老师一言堂,评价成空洞

当学生怀着期待的眼神望着你问:“老师看看我的画,我画得怎么样?”“老师看看我的”……对众多学生的期待,老师一味地说“很好!”“很棒!”“很漂亮!”之类的话,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回答对他们没有帮助,从而产生无趣、厌倦、怀疑。同样对于学生作业,如是一言评定,那教师的独裁就会扼杀了学生的绘画兴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参与到自己作业的反省中,同时也丧失了培养学生审美观的良好时机。

为了杜绝展示评价的随意、简单、草率,力求在展示评价过程中做到“唤醒、激发、鼓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课中,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改变美术作业展示评价方式。

二、小学美术作业展示及评价的改进建议

(一)小学美术作业的展示方法

都说爱美是人的天性,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谁都想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如果没有展示和评价,学生拿到手的也只是一张带有“成绩的作业”,对自己的优缺点心里并没有数,学生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所想的世界里,动力从何而来、兴趣如何获得、发展从何谈起。

美术课上展示学生作业,对于激励和启发学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舞台,让他们既有机会展示,又有机会去发现他人的长处。笔者认为小学美术作业展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自我推荐型

孩子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特别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人们口中所谓的“优生”和“差生”,只是评价标准有所不一样。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尽量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展示机会,鼓励他们要有自信的将自己的作品推荐给大家,可以用不同方式推荐作品,比如:对未完成的作品,或是课堂时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说自己的作品要表达什么、有什么特色;对于一些特别的画面,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故事、音乐等用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推荐。在笔者上《民间木雕》这一课时,就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作品,有同学用说唱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酒壶”,有同学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推销“机器人”有些同学则用叫卖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作品,大家都十分活跃。

2、教师发现型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的作品应有大概的了解,对于比较突出的、比较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并作为教材将之展示在“观众”眼前。对于被表扬的同学会产生动力,促进其下一次的创作,使那些灰心失望的学生认识到“我也同样可以画得好”,对于观赏的学生则会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得他们更加努力。

3、展示比较型

展示比较型是十分吸引学生眼球的一种类型,方式很多,比如:直接展示、制作展台、投影仪展示、多媒体展示、交流广角、表演展示、橱窗展示、和画展展示等等。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是最为普遍的,包括直接展示、走模特、作品秀、设情境、表演等等,记得笔者在上《门的装饰》一课时,曾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卖门”的形式进行展示,大家以小组的方式开一间卖门的店,相互进行推销,每个人都可以订一扇门,被定出最多的门的设计者就会获的“最畅销奖”。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还可以创设情景,对于分组创作出来的作品,教师可利用“参观动物园”“观看海底世界”“食品不比拼”“游览童话屋”等等方法进行展示。一方面他们体会到了观光的乐趣,另一方面也体验到了自己作品被他人欣赏的快感。

除了课堂上的展示外,最直观最简便的就是教室内的展示,在教室里做个交流广角,定期的把一些有创意、进步大、认真画的学生的作业给予展示。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观看、相互评价,使学生在评议中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而比较有针对性的、适合主题的画可以选在橱窗展出,作品可以给更多人观赏,学生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现在很多学校会将学生的作品当作装饰品挂在走廊上、楼梯口、一些空余的墙上,甚至厕所的墙壁上。让你随时都处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对于一些偏科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些信心,让他们认为“原来我也有厉害的一面” ,“只要努力了我也可以”。并且家长和老师也会为他高兴、甚至另眼相看。

如果举办一个画展,更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集体活动与学生个人感情相结合,无疑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心理、进取心理都是大有裨益的。正如蔡元培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总而言之,各种类型的展示是相辅相成,优缺互补的。

(二)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实质意义是:促进人(学生、教师等)的活动的日益完善。布卢姆说过:评价要让学生以较少的反抗去接受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学校对学生的一切评价行为都应该建立在有利于学生主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艺术没有第一第二,只有表达方式不同,因此评判标准要多元开放。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按评价的主体分:

1、自评

在一系列自主性学习活动中,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可以说,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力的重要标志。评价内容可以是关于学习的,也可以是一些行为、态度、合作或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学生的知识量较少,分析问题可能存在片面性,这时就需要教育者给予一定的指导,否则,自我评价就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互评

作业评价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感性的反馈意见,学生也能从教师感性化的评价符号中,感受到老师的激励和希望。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作业间的互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并且,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判断能力、探究能力、情感表达能力都有锻炼和提高。

3、师评

大多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知道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在罗森塔尔交给教师“最有发展”的学生名单时,其实是给教师一种暗示,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这种暗示变成一种关注、肯定与鼓励。使得那部分被“幸运”抽中的学生在感受和体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信任时,产生一种肯定、积极的情感效应,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取得圆满的成绩。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肯定和激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心理。也许他们的技巧还不成熟,但是对于他们作品(作业)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创造力,教师应当给予充分肯定。教师毕竟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对学生的学业及成长状况比别人更了解、更有资格去评价。因此,强调多主体化评价并不等于舍弃教师的评价,而是使教师的评价更民主、更多元。

4、多主体评

另外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二条提出: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掌握着专业知识,可做评价的专家,学生本人是积极的参与者,家长是合作者,同时,同学、社区人员也可以参与评价,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分子。在评价过程中,他们之间是互通有无的合作交流关系。

由于美术课作业的评价涉及美术评判标准、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等因素,因此不同时期、不同美术教师对作业评价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作业评价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原则。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需要,用学生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感性化符号和语言来代替冷冰冰的分数,使学生乐于做作业,乐于改正作业中的错误。不作简单的、单一性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不应只是局限在美术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上,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按评价的操作方式还可以分为:当面评论方式、分类方式(如:进步类、创新类、优秀类、努力类等)、过程评价方式(了解过程和意图,并肯定他们在创作上的大胆和新意)、评语方式、盖小印章方式等等。

(三)小学美术作业展示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教师批改的作业成绩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再创作,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创作激情呢,美术课与其他的课不同,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批改方法,同一类型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批改方法。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作业,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将美术作业的展示与评价有机结合。

哲学家杜威说:“假如文字能充分表达一切意义,就不会有绘画和音乐的特性。有些意义的确只能用当前看到、听得见的属性来表达”。美术作业展示正是如此,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比较、借鉴和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它具有以“展”代“教”的作用,是课堂教学难以取代的。

笔者上《图形的魔术组合》一课中,在第一个班级笔者并没有对作业进行展示,而是就针对某一部分的作业进行点评,整节课很平淡,学生也没什么激情。后来在另一个班级中,笔者用“魔术大比拼”的形式来进行作业展示,先由小组自选出最有代表性的5幅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有些作品,尤其是要特别解释的先由作者本人进行自评,再同学间进行互评,最后再由笔者进行点评。一节课大家都情绪高涨,尤其是在互评的时候表现的十分积极,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第二次课上就明显感觉到两个班级的气氛不一样。

笔者认为“展而不评”、“评而不展”或是“展评分开”这些都起不到很大的效果,只有“展评结合”的效果是最理想的,也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我们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要充分发挥展示与评价的作用,将展示与评价有机结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