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反思
(2011-09-01 20:53:18)
标签:
反思教育 |
拜读朱永新《新教育》一书,我领悟到很多,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教育实验。
我认为简要概括后最基本的就是:
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二、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三、四种精神:
1、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
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四、五大理念:
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五、四大改变: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六、六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
2、师生共写随笔。
3、聆听窗外声音。
4、培养卓越口才。
5、构筑理想课堂。
6、建设数码社区。
作为老师,在兴奋之余,想得更多的应是回顾自己行走路上留下的脚印,哪些是今后值得继续延伸的,哪些是需要修正的,以利于今后在新教育实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实。在此,我有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首先需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我校一直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好开端。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向学生宣传读书的意义,让他们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从而把读书的种子尽早播种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使孩子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读书种子渐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我专门设计的一个表格,内容有:每天读的什么书,读了多长时间,达到多少字,读书总量,家长评语,老师评语,一目了然。学生每天看到自己读书的量在增加,特有成就感,看到老师和家长的充满赞扬的阶段性总结、评语,倍受鼓舞。如***家长评语:“孩子,截止今日,你读书的总量已达到100万字!妈妈为你骄傲自豪!”老师评语:“这个小结特别好,让孩子多有成就感呀!读书真是件令人快乐无穷的事。”孩子读书的兴趣在互动中提高,在互动中发展。让每位学生的读书兴趣越来越浓,读书的好习惯基本养成。
二、 须创设一个好的读书环境。
为了使读书活动更好的开展,学校图书室随时为学生开放,并可以凭卡借书。班级也正在筹建图书角、读书名言等。教室里盆花装扮,充满生机;古诗园地,美观醒目。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舒适、心静,更好地营造了读书的氛围。教师还要提醒家长经常带孩子逛逛书店,买几本书,使孩子拥有自己的书,书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还要注意家庭的环境布置,家中最好有一个书架或书柜,让孩子将书放在可以最常被使用到的地方,以便随时取阅。还要为孩子安装一个床头灯或阅读小灯,让它陪伴孩子开始愉快的阅读之旅。
三、应为孩子选择优秀的书
孩子正处在最美好的童年,童年的天空应该飘着的是活泼的、充满幻想的、幼稚的、淘气的云彩,应该富有童心和诗意的。所以,孩子起步阅读的读物应该是童书,也就是那些专门写给孩子的书,那些获儿童文学奖项的书。无论是知识性、趣味性都堪称一流,是孩子能读一辈子、受益一辈子的书,这就是经典童书。
四、要以活动促读书,保持读书的热情
学生在读书中常有交流的强烈愿望。为了实现他们这一愿望,我们要利用班会课、赏读课开展故事会、诗朗诵,佳作欣赏等交流活动。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以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向优秀学生看齐。看谁学得更好,进步更快。
五、要保证读书时间
学生在校期间,要保证早读、午读的读书质量,早读主要读语文课本,背诵古诗词、晨诵作品等。午读就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别的事情不能占用这一时间。看着学生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我也沉醉在书香弥漫的幸福之中。双休日是孩子读书的最好时间,我布置的作业就是读书并做好记录,别的作业留得很少。
六、奖励的效果不容忽视
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搭建鼓励孩子的桥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读书是罪让人尊敬并赞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