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建筑与装饰工程定额(2010)说明与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

(2010-07-08 13:13:04)
标签:

杂谈

 
章   说  

 

一、  一般规定

1、工程计量前,应了解以下事项:

1)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2) 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3)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4) 其他需了解的有关事项。

2、本章的土石方工程量除定额注明外,挖、运土石方按天然密实度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体积折算按下表计算。

土方体积折算系数表


天然密实度体积

虚方体积

夯实后体积

松填体积

1.00

1.30

0.87

1.08

0.77

1.00

0.67

0.83

1.15

1.49

1.00

1.25

0.93

1.20

0.81

1.00


3、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照工程勘测资料与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详见附表)对照后确定。

4、平整场地、沟槽、基坑和一般土石方划分规定:

1) 建筑场地就地挖、填、运、找平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的为平整场地;

2) 图示底宽在3m以内,且长大于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

3) 图示底长小于底宽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4) 超过上述范围的,按一般土石方计算。

5、本章未包括地下水位以下施工的排水费用及地表水排除费用。

6、本章的土石方运输子目适用于运距在30km以内的运输,超过30km部分按每增加1km相应定额子目乘以系数0.65计算。

7、本章的汽车运土、石方的运输道路是按不同道路等级综合确定的,己考虑了运输过程中道路清理的人工,如需要铺筑材料时,另行计算。汽车、人力车运输重车上坡降效因素,除定额有规定外,已综合在相应的运输子目中,不另行计算。

8、推土机推土、推石渣,铲运机铲运土,重车上坡时,如果坡度大于5%时,其运距按坡度区段斜长乘以下表系数计算:

坡度(%)

5~10

15以内

20以内

25以内

系数

1.75

2

2.25

2.5

二、  土方

1、土方定额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挖土按相应定额子目人工消耗量乘以系数1.18;机械挖土按相应定额子目人工、机械台班消耗量乘以系数1.10。

干湿土的划分:首先应以地质勘测资料为准,含水率≤25%为干土、含水率>25%为湿土;或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如采用降水措施的,应以降水后的水位为地下常水位,降水措施费用应另行计算。

2、挖淤泥、流砂工程量,按挖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未考虑涌砂、涌泥,发生时按实。

3、挖桩间土不扣除桩芯直径60cm以内的桩或类似尺寸障碍物所占体积。人工挖桩间土方,按定额相应子目的人工消耗量乘以系数1.30;机械挖桩间土方,按定额相应子目的人工、机械台班消耗量乘以系数1.10。

4、在有挡土板支撑下采用人工挖土方时,人工消耗量乘以系数1.20。

5、机械挖土人工辅助开挖,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分别计算机械、人工挖土工程量;如施工组织设计无规定的,按机械挖土方94%、人工挖土方6%计算。

6、挖掘机在垫板上进行作业时,人工、机械台班消耗量乘以系数1.25,定额内未包括垫板铺设所需的工、料、机械台班的消耗。

7、人工挖桩间土和湿土时,按规定系数相加计算(1+0.3+0.18)。

8、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1.5m时,按下表增加工日。

 

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深度(以内)

2m

4m

6m

工日/lOOm3

4.72

14.96

22.24


9、地下室人工挖土深度超过1.5m时,按下表增加工日。

地下室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深度(以内)

2m

4m

6m

8m

10m

12m

14m

16m

18m

工日/100m3

2.50

7.92

11.77

15.62

19.48

23.33

27.18

31.03

34.88


10、地下室土方大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按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标高计算,加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如室外地面发生水平运输,则另计一次水平运输。

11、推土机、铲运机推铲土土层平均厚度小于300mm时,推土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25;铲运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17。

12、推土机、铲运机推铲未经压实的积土时,按定额子目乘以系数0.73。

13、淤泥、流砂运输定额按即挖即运考虑。对没有即时运走的,经凉晒后的淤泥、流砂按运一般土方子目计算。

三、  石方

1、石方爆破子目是按炮眼法松动爆破编制的,不分明炮、闷炮,但闷炮的覆盖材料(除石方控制爆破子目外)另行计算。

2、定额中的爆破子目是按炮孔中无地下渗水、积水编制的,炮孔中若出现地下渗水、积水时,其处理费用另行计算。

3、定额中的爆破子目(石方控制爆破子目除外)未计爆破所需覆盖的安全设施、架设安全屏障等,发生时另行计算。

4、凿桩头运输按石方运输子目计算。

四、人工挖孔桩如遇淤泥、流砂需要插钢筋的,钢筋数量按实计算,套桩头插筋相应子目。

五、挡土板定额子目分为密板和疏板,密板是指满支挡土板,板距不大于30cm;疏板是指间隔支挡土板,板距不大于150cm,实际间距不同时,不作调整。

六、 软基处理及支护加固

1、地基强夯分满夯和点夯子目, 子目内不包括夯填料,夯填料按如下规定计算:

1) 夯填料应根据夯沉量计算后乘以系数1.3或按实际填入量计算。

2) 填料场内运输按实计算。

2、如夯条形基础、管沟,按相应子目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乘以系数1.10。

3、地基强夯子目表内每100m2夯点数是点夯的最终夯点数。

4、地基强夯子目内不包括机下垫板,如需垫板时,每100m2增加松杂板材0.05m3。

5、整平包括夯前、夯间和夯后的整平。

6、夯击能量每tm按每10KN.m换算。

7、袋装砂井直径按7cm考虑,实际直径不同时按砂井截面积等比例调整砂用量,其他不变。

七、盖挖法(逆作法)

1、盖挖法是指先施工地下室某层楼板结构,然后在该楼板结构以下开挖土方的施工方法。

2、盖挖法挖土方,按室内实际净面积乘以挖土方深度以体积计算。

3、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土方时,按人工挖土方相应项目的人工乘以系数1.80。机械开挖土方为主、人工开挖土方为辅时,人工挖土方按相应项目的人工乘以系数1.60;机械挖土方按相应项目的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30。机械挖土方人工配合挖土时,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按规定计算。施工组织设计无规定时,机械挖土方按总土方量的94%计算,人工挖土方按总土方量的6%计算。

4、以上系数未考虑洞内、暗室施工及土方的垂直提土运输、水平运输。  


附表: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定额分类

普氏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量(kg/m3)

极限压碎强度            (kg/㎝2)

用钻孔机钻进1米耗时(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紧固系数(f)

一、二   类    土    

   

1500

 

 

用尖锹开 挖

0.5~0.6

    砂壤土

1600

    腐植土

1200

    泥炭

600

    轻壤土和黄土类土

1600

 

 

用锹开挖并少数用镐开挖

0.6~0.8

    潮湿而松散的黄土,软的盐渍土和碱土

1600

    平均15mm以内的松散而软的砾石

1700

    含有草根的密实腐殖土

1400

    含有直径在30mm以内根类的泥炭和腐殖土

1100

    掺有卵石、碎石和石屑的砂和腐殖土

1650

    含有卵石或碎石杂质的胶结成块的填土

1750

    含有卵石、碎石和建筑料杂质的砂壤土

1900

    肥粘土其中包括石炭纪、侏罗纪的粘土和冰粘土

1800

 

 

用尖锹并同时用镐开挖(30%)

0.81~1.0

    重壤土、粗砾石,粒径为15-40mm的碎石和卵石

1750

    干黄土和掺有碎石或卵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

1790

    含有直径大于30mm根类和腐殖土或泥炭

1400

    掺有碎石或卵石的建筑碎料的土壤

1900

续表

定  额分 

普氏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量    (kg/m3)

极限压碎强度            (kg/㎝2)

用钻孔机钻进1米耗时(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紧固系数(f)

 

    土含碎石重粘土,其中包括石炭纪、侏罗纪的硬粘土

1950

 

 

用尖锹并同时用镐和撬‘棍开挖(30%)

1.0~1.5

    含有碎石、卵石、建筑碎料的重达25kg的顽石(总体积10%以内)等杂质的肥粘土和重壤土

1950

    冰碛粘土,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其含量为总体积10%以内

2000

 

 

    泥板岩

2000

    不含或含有重量达10kg的顽石

1950

松石

    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占总体积 10%以上)的冰碛石

2100

小于200

小于3.5

部分用手凿工具,部分用爆破开挖

1.5~2.0

    矽藻岩和软白垩岩

1800

    胶结力弱的砾岩

1900

    各种不坚实的片岩

2600

    石膏

2200

    凝灰岩和浮石

1100

200~400

3.5

用风稿和爆破法开挖

2~4

    松软多孔和裂隙严重的石灰岩和介质石灰岩

1200

    中等硬变的片岩

2700

    中等硬变的泥灰岩

2300


续表

定额分类

普氏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量(kg/m3)

极限压碎强度            (kg/㎝2)

用钻孔机钻进1米耗时(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紧固系数(f)

    石灰石胶结的带有卵石和沉积岩的砾石

2200

  400~600

6.0

用爆破方法开挖

4~6

    风化的和有大裂缝的粘土质砂岩

2000

    坚实的泥板岩

2800

    坚实泥灰岩

2500

    砾质花岗岩

2300

 600~800

8.5

用爆破方法开挖

6~8

    泥灰质石灰岩

2300

    粘土质砂岩

2200

    砂质云母片岩

2300

    硬石膏

2900

    严重风化的软弱的花岗石、片麻岩和正长岩

2500

800

1000

11.5

用爆破方法开挖

8~10

    滑石化的蛇纹岩

2400

    致密的石灰岩

2500

    含有卵石、沉积岩的碴质胶结的砾岩

2500

    砂岩

2500

    砂质石灰质片岩

2500

    萎镁矿

3000

 

 

续表

定额分类

普氏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量(kg/m3)

极限压碎强度            (kg/㎝2)

用钻孔机钻进1米耗时(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紧固系数(f)

    白云石

2700

1000

1200

15

用爆破方法开挖

10~12

    坚固的石灰岩

2700

    大理岩

2700

    石灰质胶结的致密砾石

2600

    坚固砂质片岩

2600

    粗花岗石

2800

1200

1400

18.5

用爆破方法开挖

12~14

非常坚硬的白云岩

2900

    蛇纹岩

2600

    石灰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石

2800

    石英胶结的坚固砂岩

2700

    粗粒正长岩

2700

    具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和玄武岩

2700

1400

1600

22

用爆破方法开挖

14~16

    片麻岩

2600

    非常坚固的石炭岩

2900

    硅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岩

2900

    粗石岩

2600

 


续表

定额分类

普氏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量(kg/m3)

极限压碎强度            (kg/㎝2)

用钻孔机钻进1米耗时(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紧固系数(f)

XⅢ

中粒花岗岩

3100

1600

1800

27.5

用爆破方法开挖

16~18

坚固的片麻岩

2800

辉绿岩

2700

玢岩

2500

坚固的粗面岩

2800

中粒正长岩

2800

ⅪⅤ

非常坚硬的细粒花岗岩

3300

1800

2000

 32.5

用爆破方法开挖

18~20

花岗岩麻岩

2900

闪长岩

2900

高硬度的石灰岩

3100

坚固的玢岩

2700

ⅩⅤ

    安山岩、玄武岩、坚固的角页岩

3100

2000

2500

46

用爆破方法开挖

20~25

    高硬度的辉绿岩和闪长岩

2900

    坚固的辉长岩和石英岩

2800

ⅩⅥ

    拉长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

3300

大于2500

大于60

用爆破方法开挖

大于25

    特别坚固的辉长辉绿岩、石英石和玢岩

3000

 

 


工程量计算规则

 

1.1  挖运土方

1.1.1  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外墙外边线面积计算,包括落地阳台、地下室出入口、采光井和通风竖井所占面积。原土打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1.1.2  挖土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包括基础工作面、放坡)以体积计算。设计对基础施工工作面、放坡没有明确规定的,分别按下表(表一、二)取定。

表一:基础施工工作面宽度表


基础材料

每侧工作面

 宽度(mm)

管径

(无管座基础)

 每侧工作面

  宽度(mm)

毛石、条石基础

砖基础

混凝土垫层、基础支模板

基础垂直面防水层

150

200

300

600

管径200 mm以内

管径1000 mm以内

管径2000 mm以内

管径2000 mm以上

300

400

500

600


注:1有管座基础的管沟挖土方工作面按混凝土垫层、基础支模板的工作面计算。

2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按槽、坑底宽每侧另增加工作面100mm。

表二:放坡系数表

土壤类别

放坡起点

深度(m)

人工开挖

机械开挖

坑内作业

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

三类土

四类土

1.20

1.50

2.00

1:0.50

1:0.33

1:0.25

0.33

0.25

0.10

0.75

0.67

0.33

注:1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不得计算放坡。

    2 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土方开挖深度,按基础垫层底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确定。

土方开挖宽度, 按基础垫层底宽度加工作面宽度确定。

挖沟槽长度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1) 墙基沟槽:外墙按设计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即基础垫层底之间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2) 管道沟槽:按设计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

各种井类及管道接口等处需加宽增加的土方量,区分不同类管道按折算系数折算体积后并入挖沟槽土方体积内计算,折算系数见下表:

管道类型

计算基础

折算系数

排水管道、焊接钢管

管道沟槽土方工程量

1.05

其他管道(除焊接钢管外)

1.03

1.1.3  土方运输工程量,按挖、填土方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按实以体积计算。土方运输距离按施工组织设计以挖方区重心至填土区重心或弃土区重心之间最短距离确定。其中:

1  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方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2  采用人力垂直运土运距折合水平运距7倍计算。

1.1.4  截(凿)桩头

1  桩头钢筋截断工程量,按设计数量以根计算。

机械切割预制桩头工程量,按设计数量以个计算。人工凿桩头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按设计要求以体积计算。设计没有要求的,预算时其长度从桩头顶面标高计至桩承台底以上100mm,结算时按实调整。凿灌注桩、钻(冲)孔桩的工程量,按凿桩头长度乘桩设计截面面积再乘以系数1.20计算。凿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工程量应扣除桩芯体积计算。

人工凿深层搅拌桩桩头工程量,按设计数量以个计算。

1.2  挖运石方

1.2.1  开凿、爆破石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允许超挖量并入岩石挖方量内计算。平基、沟槽、基坑开凿或爆破岩石,其开凿和爆破宽度及深度允许超挖量为:普坚石和次坚石为200mm、特坚石为150mm。

1.2.2  石方运输工程量,按挖、填石方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按实以体积计算。石方运输距离按施工组织设计以挖方区重心至填方区重心或弃方区重心之间最短距离确定。

1.3  人工挖孔桩挖土(石)方工程

1.3.1  人工挖孔桩挖土(石)方工程量按桩长乘以设计截面面积(含护壁)以体积计算。扩大头工程量按设计尺寸以体积计算,并入人工挖孔桩挖土(石)方工程量中。

1.3.2  挖孔桩挖淤泥流砂增加费工程量,按该层实际厚度乘以设计截面积以体积计算。挖孔桩入岩增加费工程量,按入岩厚度乘以设计截面面积以体积计算。

1.4  土(石)方回填工程

场地回填:回填面积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室内回填: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

基础回填:基础回填工程量区分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

1)交付施工场地标高高于设计室外地坪时,按设计室外地坪以下挖方体积减去埋设的基础体积计算(包括基础垫层及其他构筑物);

2)交付施工场地标高低于设计室外地坪时,按高差填方体积与挖方体积之和减去埋设基础体积(包括基础垫层及其他构筑物)计算。

管沟回填:按挖方体积减去管沟及基础所占体积计算。

余(取)土工程量按公式计算:余(取)土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为需取土体积。

1.5  挡土板工程量,按槽、坑垂直支撑面以面积计算。

1.6软基处理

1.6.1  强夯地基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1.6.2  塑料排水板工程量,按照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1.6.3  掺灰土、片石、干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1.6.4  填砂、石屑、砂(碎)石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1.6.5  水泥稳定土、机械翻晒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1.6.6  抛石挤淤工程量,按设计抛石量以体积计算。

1.6.7  铺设土工布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1.6.8  袋装砂井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