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为杰出父母只需做好三件事   好家长,好方法!

(2011-03-15 10:15:52)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长须知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第三件事: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激励、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成为杰出父母只需做好三件事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成为优秀父母的三大秘诀

 

第一件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定要和谐

世界上没有不范任何错误的孩子!

所以,不论孩子范了什么样的错误,都要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和孩子进行交流。让他(她)先说说那样做事情的理由,也就是了解孩子是在一种什么样儿的心理状态中做出了那样的事情。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帮他(她)出主意,想办法,认识到所做事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从内心深处产生自悔。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向正确的,好的方向发展。

­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喜欢被赞扬,不喜欢被批评的!

孩子被赞扬着,他(她)的自信心就容易被树立起来。孩子自信心的树立,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没有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万万做不到的。 ­

一个人认识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要帮孩子改正一个错误的认识,必须学会耐心地等待!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

 

好家长,好方法!

 

为什么同样对子女投入大量心血和金钱,孩子的发展却千差万别?

  当一个好家长并不难,只需在观念和方法上做一点改变。 

  学习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学习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就好像成年人工作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一样。

  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强不强、是不是善于工作,是整个素质的综合。当我们说一个人有工作能力,他的工作效率特别高,指的是一种综合能力。无论哪一方面欠缺,都会影响他的工作能力。比如一个人很聪明,但是身体不好,他的工作能力就不完整了。比如他有心脏病,一紧张就犯病,工作必然受影响,能力少了一半。又比如一个人有能力,但精神状态不好,爱发脾气,悲观失望,同事不愿意与他合作,这个能力无疑受到很大影响。另一个人也有能力,但是家务事缠身,三天两头不能上班,他的工作能力差一半都不止。

  工作能力是个综合的构成。学习能力也是个综合的构成。

  认识清楚这一点,才能指导孩子的学习。

  五种积极性

  学习能力首先是五种积极因素、积极素质,五种积极性。

  第一种,正着讲是积极向上,倒过来讲是向上积极性。就是孩子在学习方面有自己的愿望、追求、目标,有向上的积极性。没有向上的积极性,有可能从根本上失去学习的能力。

  第二种积极性,积极的兴趣,或者说兴趣的积极性。有学习的兴趣,有兴趣方面的积极性。孩子爱学习,想办法学习,学习就有可能学得好,学习才有能力。

  第三种积极性,积极自信,也叫自信积极性。孩子必须在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在学习方面能力不强。

  第四种积极性,注意力积极。注意力能够集中,善于集中,叫做积极注意。善于在学习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是一种积极因素。不善于集中注意力,是一种消极因素。

  第五种积极性,积极毅力。就是学习有毅力,在毅力方面的积极性。

  这五种积极性,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好状态还是不好状态,从根本上要影响孩子学习的能力。

  五种智力

  学习的综合能力还包括五种智力。

  第一,感受观察能力。对世界善于观察。

  第二,记忆能力。学习的东西能够记住。

  第三,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判断、善于分析、综合处理各种学习方面的信息,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形象思维能力。善于用绘画、音乐、文学、写作、讲述的方式,组织自己有关形象方面的思维。逻辑思维主要体现理科方面的智慧;形象思维更多地体现文科方面的智慧。

  第五,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种能力基础上的,同时它还包含想象力和灵感。

  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构成学习中的五种智力。而创造性思维是由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想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共同构成。

  三种能力

  作为一种综合的能力,学习还需要由这样三种能力来构成:

  第一,听讲与阅读的接受能力。

  第二,语言和操作的表达能力。

  第三,学习的自我管理组织能力。

  以上五种智力加上三种能力,也可以通称八种智能。

  两种承受力

  学习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还有两种承受力作为基础。

  第一,身体的承受能力;第二,心理的承受能力。

  两种承受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两种承受力在下面;八种智能在中间;五种积极性在最上面,就是综合的学习能力。

  对学习能力有了整体的概念,才能够知道孩子在哪方面有缺陷,在哪方面没有引导好。许多家长往往把学习归于智力或能力的某一个方面,没有从综合的角度来考察问题,因此,对孩子的指导方法不当。

  关于五种积极性

  那么,这五种积极性在整个学习能力中的位置是什么?

  五种积极性是整个学习能力的生命。

  五种积极性能够使八种智能处于最好的发挥状态。

  五种积极性能够使八种智能进入淋漓尽致的天才状态。

  五种积极性在孩子学习遇到干扰的时候,保护八种智能不受外界的干扰。

  五种积极性还能够开发、发展八种智能。

  五种积极性是相关的,每种积极性对其他四种积极性都有带动作用。

  因为有向上的追求,孩子会去学习,追求本身就可能过渡为兴趣。因为有了向上的积极性,有了兴趣,从而产生自信,产生注意力和建立意志品质。也就是说,向上积极性和其他四个积极性有某种相关。

  因为你对学习有兴趣,有积极性,你热爱学习;热爱学习又可能产生向上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注意力的集中和意志品质、毅力方面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作为兴趣这个积极性,可以带动其他四个积极性。

  因为学习方面自信,才可能更加向上,更加有兴趣,更加善于集中注意力,更加有意志品质。

  因为你注意力集中,就有可能学得更好,就能对学习产生更浓烈的兴趣,更加建立自信,更能够确立向上的目标,更有毅力。所以,注意力这个积极性也能够带动其他四个相关的积极性。

  因为你有毅力,表现出有人生的目标,能够通过顽强的努力接近目标。因为你有毅力,就会产生更加向上的积极性。

  关于智能

  五种智力加三种能力通称智能。以下讲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感受观察力是记忆和思维能力能够展开的基础,也就是说,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记忆能力又与观察、感受能力相关。观察得越细致深入,记忆得越清楚。记忆能力同时又与思维能力相关,越是理解的事物,越是思维得清楚的事物,无论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到位的那些事物,你记忆得越好。

  第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也是密切相关的。

  第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被称为一般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般性思维的最高表现。

  第五,听讲、阅读、接受能力。一定要重视这种能力的主动性。也就是说,不是被动地听讲和阅读,而是主动地听讲和阅读。

  第六,表达能力。无论是用语言表达,还是用行为操作来表达,我们都强调,要重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忽略这一点。

  第七,学习管理能力是孩子学习能力的整合。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好不好,整合的表现是,他善于不善于管理和组织自己的学习。

  简单描述了这些智能的方面后,我们对智能所下的定义是:智能即智力和能力,是学习能力的直接表现。五个积极性还不能说是直接表现。你说你有学习积极性,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你观察得好,记忆得好,思维得好,你试题答得好,问题解决得好,等等。这些才是学习能力的表现。智能是学习能力的直接表现,是学习能力的技术性表现,是学习能力的直接运用。

  至关重要的承受能力

  最后是基础部分,即两种承受力。身体好不好,是身体的承受力。孩子身体不好,不能承受较重的学习任务。心理承受能力不好,不能承受升学及考试的压力。没有这两种承受能力,孩子一上课就生病,一上课就头疼,一做作业就睡不着觉,还能学习吗?不能学习。

  所以,两种承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它们,一切都谈不上。

  此外,两种承受力和五种积极性相关。孩子在学习方面有积极性,首先表现在心理上有较好的承受力。身体状况良好,是学习好的基础。一个特别不爱学习,对学习特别没兴趣,畏惧学习的人,往往一学习就累,一累就容易生病。所以,积极性和两种承受力也是相关的。

  学习能力是个综合的能力:两种承受力是基础;八种智能在中间;五种积极性在最上面。

  家长对学习能力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孩子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