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超越价值
(2014-01-31 21:06:48)
标签:
投资股票 |
分类: 记录 |
农历春节也过了,好不容易有时间静下来仔细梳理2013年的脉络。从2004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已近10个年头,也是十年投资生涯的写照。期间几进几出股市,从懵懂到技术面研究,从技术面到基本面研究,从股票到固定收益投资,进而深入到对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逐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努力寻找那条适合自己的路。
2013年,债券市场经历罕见下跌,收益率不断创造新历史,创业板和中小板大幅上涨,价值与价格完全不相关,就看谁的故事讲得比较好听。而大蓝筹股价格、市盈率屡创历史新低,基金几乎全部倒戈,抛弃蓝筹股买入创业板中小板股票,价值投资者又经历凄惨一年。
2013年,我对价值投资有了新的认识。
1.市场弱有效性已注定大部分人白忙一场。
市场是由人组成的,人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是市场无效的最主要原因,而中国市场散户投资者占主导地位,导致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明显。行为金融学包括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中国投资者不仅具有启发式简化、自我欺骗、认知不足等一般意义上的认知偏差,还具有认知精度缺陷、专家情节、过度恐惧、政府不信任等本土化认知偏差;而行为偏差包括过度自信、厌恶损失、后悔厌恶、代表性思维、框架依赖等行为偏差。
人都是非理性的,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之盛行进一步放大市场非理性,投资者更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这样注定了大部分人在股票市场不可能赚到钱。
2.不要低估价值修复时间。
2013年,华锐债122115最低跌至74元,1.5年不到,到期收益率超过30%!
2013年,几十只债券到期收益率升至年化16%以上,多只债券到期收益率升至20%!
2013年,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遭遇爆炒,营业收入3亿不到的公司,市值被爆炒到300亿,市盈率几百倍、上千倍的小公司随处可见!伴随着的是管理层和原始股东的大量减持,而且越减持越涨。
2013年,公墓基金几乎全部倒戈,抛弃大蓝筹,跟炒创业板,大蓝筹股价屡创新低,中国神华、中国联通、长江电力、国电电力等,近年虽然业绩、规模大幅增长,但股价屡创新低。资产2200亿,一年净利润超过60亿的国电电力,总市值与年营业收入仅3亿的掌趣科技相当。
债市和股市都一样,只是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时间、确定性的收益,债市的价值回归之路不会那么漫长,少则2-3月,多则1年。而股市,在中国仍是投机市,价值回归与太多因素有关,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也不支持价值投资,价值回归之路很长,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也许一辈子都难以见到。
3.认识自己,寻找道路。
在我看来,认知水平和行为特征决定了该走什么样的投资道路。投资就像打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知己,即要明确自己的收益目标,清楚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清楚自己的行为特点,例如我认为自己是低风险偏好投资者,不愿承受过大风险,所以将每年的收益目标设为10%;我清楚自己的投资决策会受到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我会设置单品种最大仓位控制原则等。当10%年收益率达到后,会进一步趋于保守。
知彼,即要明确你的投资目标在哪里,只有在知己的基础上,才能寻找到潜在投资目标,期望年收益10%与期望年收益率20%,资产配置、风险敞口差别会很大。以我为例,2014年,我并不认为股市的投机本质会有所改观,并不认为我所能投资的大蓝筹股能带来确定性10%的收益,而2014年的债券市场明显有较大机会,很多短期债券都能达到10%收益率,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去投资股票,而主要将投资债券及相关产品,锁定未来2-3年每年10%的收益。我的期望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已经帮我选好了投资市场。
当然,认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路不太容易,我也是在近10年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这种观念。目标之于投资者,就像蓝图之于建筑物一样重要!没有目标,就是无头苍蝇,撞到哪里算哪里,很累,却效果很差。
4.超越价值
坚守价值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但我认为,价值投资不是坚守、不是执着,在决定坚守和执着之前,你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有足够的自我认识,价值修复之路也许很长很长,尤其是股票。你要确定他能否满足你的投资目标,你要确定你的行为特性是否符合。
最后,用一段话结束,这是有朋友问我中行转债的价值的时候,我是这样回复的:
中行转债就是守株待兔的游戏,一些人,在兔子来之前,忍受不了寂寞跑了;一些人,碰到刮大风下大雨,被吓走人;一些人,在逮到一个兔子之后还想逮第二只,在逮第二只兔子的时候,一不留神,第二只没逮住,第一只给跑掉了;极少数人,最后逮到了兔子。中行转债,关键不在于其是否有投资价值,而在于是否适合你。
2013年,债券市场经历罕见下跌,收益率不断创造新历史,创业板和中小板大幅上涨,价值与价格完全不相关,就看谁的故事讲得比较好听。而大蓝筹股价格、市盈率屡创历史新低,基金几乎全部倒戈,抛弃蓝筹股买入创业板中小板股票,价值投资者又经历凄惨一年。
2013年,我对价值投资有了新的认识。
1.市场弱有效性已注定大部分人白忙一场。
市场是由人组成的,人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是市场无效的最主要原因,而中国市场散户投资者占主导地位,导致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明显。行为金融学包括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中国投资者不仅具有启发式简化、自我欺骗、认知不足等一般意义上的认知偏差,还具有认知精度缺陷、专家情节、过度恐惧、政府不信任等本土化认知偏差;而行为偏差包括过度自信、厌恶损失、后悔厌恶、代表性思维、框架依赖等行为偏差。
人都是非理性的,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之盛行进一步放大市场非理性,投资者更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这样注定了大部分人在股票市场不可能赚到钱。
2.不要低估价值修复时间。
2013年,华锐债122115最低跌至74元,1.5年不到,到期收益率超过30%!
2013年,几十只债券到期收益率升至年化16%以上,多只债券到期收益率升至20%!
2013年,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遭遇爆炒,营业收入3亿不到的公司,市值被爆炒到300亿,市盈率几百倍、上千倍的小公司随处可见!伴随着的是管理层和原始股东的大量减持,而且越减持越涨。
2013年,公墓基金几乎全部倒戈,抛弃大蓝筹,跟炒创业板,大蓝筹股价屡创新低,中国神华、中国联通、长江电力、国电电力等,近年虽然业绩、规模大幅增长,但股价屡创新低。资产2200亿,一年净利润超过60亿的国电电力,总市值与年营业收入仅3亿的掌趣科技相当。
债市和股市都一样,只是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时间、确定性的收益,债市的价值回归之路不会那么漫长,少则2-3月,多则1年。而股市,在中国仍是投机市,价值回归与太多因素有关,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也不支持价值投资,价值回归之路很长,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也许一辈子都难以见到。
3.认识自己,寻找道路。
在我看来,认知水平和行为特征决定了该走什么样的投资道路。投资就像打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知己,即要明确自己的收益目标,清楚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清楚自己的行为特点,例如我认为自己是低风险偏好投资者,不愿承受过大风险,所以将每年的收益目标设为10%;我清楚自己的投资决策会受到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我会设置单品种最大仓位控制原则等。当10%年收益率达到后,会进一步趋于保守。
知彼,即要明确你的投资目标在哪里,只有在知己的基础上,才能寻找到潜在投资目标,期望年收益10%与期望年收益率20%,资产配置、风险敞口差别会很大。以我为例,2014年,我并不认为股市的投机本质会有所改观,并不认为我所能投资的大蓝筹股能带来确定性10%的收益,而2014年的债券市场明显有较大机会,很多短期债券都能达到10%收益率,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去投资股票,而主要将投资债券及相关产品,锁定未来2-3年每年10%的收益。我的期望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已经帮我选好了投资市场。
当然,认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路不太容易,我也是在近10年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这种观念。目标之于投资者,就像蓝图之于建筑物一样重要!没有目标,就是无头苍蝇,撞到哪里算哪里,很累,却效果很差。
4.超越价值
坚守价值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但我认为,价值投资不是坚守、不是执着,在决定坚守和执着之前,你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有足够的自我认识,价值修复之路也许很长很长,尤其是股票。你要确定他能否满足你的投资目标,你要确定你的行为特性是否符合。
最后,用一段话结束,这是有朋友问我中行转债的价值的时候,我是这样回复的:
中行转债就是守株待兔的游戏,一些人,在兔子来之前,忍受不了寂寞跑了;一些人,碰到刮大风下大雨,被吓走人;一些人,在逮到一个兔子之后还想逮第二只,在逮第二只兔子的时候,一不留神,第二只没逮住,第一只给跑掉了;极少数人,最后逮到了兔子。中行转债,关键不在于其是否有投资价值,而在于是否适合你。
前一篇:近期高收益债券到期收益掉得真厉害
后一篇:广发聚源封转开投资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