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哥独行
李哥独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049
  • 关注人气: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2020-01-31 22:17:26)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2020.01.31 庚子初七

已经八天没出门了,憋的太难受了,大疫当前,不能出远门,更不能去人多的场合,于是决定到没人的山上遛个弯。

公交车几乎没人,但是疫情期间不戴口罩还是不可以上车的。

隗哥是老门头沟人,可他愣是没去过石佛村,这不,老家搬迁,小园分了新楼房,下楼就上山,爬山很方便。这几天他也是憋得难受,独自爬山去看石佛,但几次都没找到石佛村。

石佛村30多年前我常去,那会儿夏天天热,没事带着孩子就去戒台寺遛弯乘凉。那时候去戒台寺还要坐长途车,非常不方便,我就坐公交385路到大灰厂下车,徒步50分钟走古香道从石佛村中穿越去往戒台寺,也算很方便。一晃有近30年没去石佛村了,今天我也就算陪同隗哥再去看看。

与隗哥在小园紫金路汇合后,一起走小路向南穿越G108国道新线小园桥上山,计划途经月严寺遗址前往石佛村。

哪曾想,走小路爬山到了64号高压铁塔所在山脊后,小路断了无路可走。向山下沟里望去,石佛村竟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整个石佛村都没了,但我们还是不死心,决定趟荆棘下去,中途我看到了工地围栏,唯恐下到沟底也进不去。果不其然,千辛万苦披荆斩棘终于到了沟底,果真围栏挡着,根本就进不去,左右横行到处是荆棘更是没法走,和隗哥商议,隗哥想往西钻到G108老国道返回,我考虑那么走钻荆棘路更远,而从月严寺去石佛村有小路,我们途经時故意没走那条路,那我们现在回返爬到一个合适的高度,然后横穿,估计500米以内会有好走的小路,隗哥同意,我们一起披荆斩棘一路向东横趟过去,果然在大约500米左右,终于找到了小路,以后的回程就非常轻松了。

 

月严寺遗址

月严寺确切位置在新G108国道门头沟小园桥南半山坡上,距小园桥大约600米,原来属于王村地界,王村早就搬迁下山,现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王村了,王村以南已经消失的大罗圈在地图上还能见到。

月严寺(月岩寺)原名月静庵,当地老乡称之为月季寺。是京西供奉窑神的几座寺庙之一。经过历史的摧残,现在只剩下一个大殿南山墙,已破毁得不成样子。大殿的北山墙与前后墙早已倒塌,南山墙也摇摇欲坠,只有那四梁八柱的骨架还顽强地挺立在那青山半山腰处。

据一些资料说,这月严寺是一进的大三合院落,建有东、西、北三大殿。原来这庙的东殿供奉关公,西殿供奉菩萨,北殿内供奉窑神。不过,这种说法不确切,因为“中国寺庙网”说剩下的是天王殿。据我所知,天王殿里不可供关公。但是这庙的东殿供奉关公,西殿供奉菩萨,北殿内供奉窑神,也合情合理。如果这个说法合情合理,那么这殿就应该不是天王殿。究竟如何?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因为我不考古,也不想撰写什么,只是对中国的古代寺庙文化有些兴趣,带着兴趣锻炼身心。特别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寻到这并不难找的“月严寺”,也就心满意足了。实地看去,这座寺庙院落里,有多处房屋的废墟,很难判断是原来的庙殿,还是一些民居?

有关王村的传说:这个王村古时有煤窑,从山西移民过来家族大多都是窑工,并聚集在煤窑附近。每到夏天,这儿雨水大,煤窑停业,这些窑工为了生计,就开荒种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的王村。(此段文字大部分借用新浪博客《我是寺庙客》的博客,因为这段历史我不了解

 

曾经的石佛村

石佛村地处门头沟区最东南,西北距秋坡3公里,东北距月严寺2公里,东面、南面与丰台区相邻,北面是苛萝坨村,石佛村与名胜古迹戒台寺相邻,有古牌楼、古香道及摩崖石刻等景观。

石佛村明代成村,是一座因摩崖造像群的佛像而得名的小村庄。摩崖造像群位于村北崖壁上。有22尊造像保存完好,为门头沟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定镇石佛村摩崖造像群是北京惟一一处大规模摩崖造像群。在石佛村北的山崖上共雕有佛龛18处,1981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的摩崖造像位于石佛村村南,距造像群约200米。洞宽两米,高16米,进深3米。洞穴左侧的山石上刻有“神仙洞”三个字,右侧的巨石上雕刻有一块摩崖碑。碑高约1米,碑心刻有“井泉龙王通海之神位”字样,两边还刻着一些人名。因年久风蚀,字迹已经不清,从落款上依稀可以辨出“大明嘉靖十二年”等字。此碑旁边的一块菱形山石上刻有1米见方的“佛”字。该遗迹位于京西名刹戒台寺下,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它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石佛村摩崖造像群的雕刻年代,对研究该地区明代佛教的发展意义很大。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相关介绍:

一进石佛村村口,就可以看到在50多米高的石崖上满是雕凿的佛像,造型各异、神态安详,从崖下直到山崖顶端。走近前,草丛里有块文保碑。

永定镇石佛村村东山崖上,坐东朝西,为明代摩崖造像群,现存造像1618,另外在崖下还有2尊圆雕造像。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此处为永庆庵旧址。据村里的老人讲,石佛村的摩崖造像群早已载入许多信仰佛教的国家的书籍,石佛村摩崖造像群早已名传海外。

石佛村摩崖造像群到目前为止发现了5条题刻文字。关于造像年代,根据造像风格可以显示出该造像群是两次雕凿完成的,从明代天顺年间开始雕凿,直至嘉靖八年完成。

接连挖出古桥与无头石佛

200486日,在永定镇石佛村的摩崖石刻脚下挖出一座古石桥,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尊无头石佛像。

据了解,这座古石桥是村民们在清理河道时被挖出的,距离石崖仅3米。高2米的桥洞现在已清晰可见。

村里66岁的董勤老人介绍说,他小的时候曾看到古桥上还有一座亭子,人们都叫它过桥亭,是为来摩崖石刻烧香人而建的。桥的两边各立有31.5米高的石佛像和若干小的汉白玉佛像,山上到处是泉眼,清澈的山泉一年四季在桥下流淌,景色很美。

831日,永定镇石佛村村民在清理位于村旁摩崖石刻周围的泥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约10吨重的巨石一侧刻有一尊弥勒佛像。

笔者在永定镇石佛村的现场看到,刻有佛像的巨石已经全部露了出来,巨石位于摩崖造像群的下方,距离东山崖约有3米,巨石约3米长、25米高,呈三角形插入地下。在巨石右侧的下方,刻有一尊佛像,呈倾斜状。近距离观察发现,这尊石佛造像面带微笑,大耳垂肩,身披袈裟,露着肚子和双脚,坐在莲花宝座上,右腿直立,右手放在膝上,手中握着一串念珠,左腿弯曲,左手自然地放在左腿上,手中还握有一布袋。

据村里66岁的董勤老人介绍,从829日开始,村里用铲土机铲掉上面和旁边的泥土后露出这块巨石,4个村民用铁锹和镐向下挖,挖到离地面2米深时露出了佛头,村民们很兴奋,很快挖出整个佛像。挖出来看时,才发现佛像是大肚弥勒佛。

董勤老人说,这块巨石不知是什么时候从旁边的山上掉下来的,他小的时候在山上还看到过这尊石佛造像。山上的摩崖石刻朝西,而出土的这尊石刻朝北,村民拿来钢尺量了量,石刻佛像高06米、宽05米,和山上的造像大小一致。

王村长说,为了开发村里旅游资源,村里组织村民清理摩崖造像群周围的环境,发现了石刻造像,现在巨石还有2尺在土里,挖出来后用吊车吊出来,然后将刻有造像的巨石放到山上它原来的位置上去。

门头沟文物志上记载着,石佛村东山崖上的摩崖造像群为明代雕凿,根据造像风格可以显示出这里的造像群是两次雕凿成的,明天顺年间开始雕凿,至明嘉靖年间完成的。石佛村的摩崖造像造型各异、比例匀称、雕刻技法精湛,且独具特色,是研究明代佛教雕刻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这次发现的刻有造像的巨石距离新近发现的古石桥仅有十多米的距离。

村民宋长福捐佛头

在摩崖造像崖下,能看到一尊一人多高站立的像,可惜的是这尊佛像的佛头已不见了踪影。据了解,佛头被村民发现后,现在已经上交给了国家,在门头沟区的文物部门。

村民宋长福的家就在石佛雕像群旁边十几米远的地方,他从小就在石佛村,是看着这些佛像长大的,每次看到游人爬上佛像上面,他都会制止他们,他还定期清理雕像群下面的石头和泥土。

几年前的一天,宋长福用铁锨和铁镐清理佛像下面的泥土和石头,铁镐刨在石头上,他挖出来一看,是块石头佛头的一部分,他继续挖,又挖出来两块儿。宋长福说,也不知道这个佛头是什么年代的,分成三瓣的佛头拼起来很完整。他将这个有50多公斤重,像大南瓜一样大的佛头抱回家,用了满满一桶水将佛头冲洗干净,怕丢了,小心翼翼地放在家里的衣柜上,用一块红布盖上。

宋长福挖出佛头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村里很多人的议论,有人对他说,家里放个佛头不吉利,村外的很多人想办法打听到他的住处,要花高价买他挖出的佛头,给他最高的价格是7000多元,有传说这个佛头值20多万元。他很了解家里这尊佛头的价值,知道它是文物,就告诉来访者,给多少钱都不卖。佛头放在家里令他提心吊胆,害怕文物贩子惦记佛头,就给区文物所打电话,通知专家说发现了佛头,让他们来看一看。文物所的专家来看过后告诉他,这个佛头是石佛雕像群下面站立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的头。文物所的专家让他先妥善保管。2002年的一天,区文物所的专家们又一次来到石佛村宋长福的家,带走了佛头,给了他600元的奖励金。现在,这尊佛头已被收藏在新落成的门头沟区博物馆。

通往戒台寺的古香道

沿村子的道路往前走,看到雨水冲刷出的一条全部用大石块铺成的道路,路面已经被磨得很光滑了。永定镇的纪军告诉我,这是一条通往戒台寺的古香道。不知有多少香客虔诚地从这条路上走过?

村里有一条通往戒台寺的四里长的古道,因岁月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IMG_9532  月严寺前古香道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33  圮坍的月严寺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34  月严寺老木构件彩绘雕梁画栋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35  老月严寺南山墙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36  月严寺古树宣传牌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37  昔日的石佛村现在这个样,

之前北京地区现存最多的明代摩崖石刻群就这样被彻底消灭了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38  昔日的石佛村现在这个样,

之前北京地区现存最多的明代摩崖石刻群就这样被彻底消灭了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40  石佛村北山坡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梯田已经荒芜多年了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41  石佛寺村过去开的小矿山,地质结构断面很有看点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43  小鸟说,看看我的工程棒还是奥运鸟巢棒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44  G108国道戒台寺段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45  从紫金路看地铁S1线磁悬浮小园站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IMG_9546  莲石路,从来没有过的这么清静

非常时期的日常(三)寻迹月严寺、石佛村

今日徒步16000步,其中山路14000步。

 

                                                                                                         2020.01.31疫期 札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