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说“宿命”——思维模式就是“宿命”

(2022-04-05 09:47:09)

再说说“宿命”——思维模式就是“宿命”

1、

我以前不管是下象棋还是下围棋,总是很容易输,以至于我都没有坚持下去。

好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理解,为什么我会很容易输。

看起来是因为我太没有耐心了,我不愿意投入,或者更懒惰的想法就是:

唉,我不适合下象棋,下围棋,我不够聪明,或者我思维的方式不是那种类型的。

但是现在仔细来回看自己的历史,我发现是另外一个因素,而不是前面所说的那几个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我的思维习惯(模式)

不论是下象棋还是下围棋,能够下到一定水平的人,一定是学过棋谱的人,一定会经常打谱。

而我从来不学棋谱,从来不打谱,不是不知道,而是执着于我刚学会象棋和围棋的那种突飞猛进的坐在那里苦思冥想的感觉。

那么勤奋那么傲娇的样子,在给谁看呢?

(可以从这里觉察一下,或许可以觉察到自己的生命模式)

所以无论是下象棋还是下围棋,我之所以被淘汰,不是我不聪明也不是我的思维类型不对,更不是我不投入。

打败我的,是我的思维模式是最原始的经验模式。

你想一想啊:

人家棋谱上随便一招,都是无数前人经过无数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你如果打谱学习棋谱,你可能不用10分钟就可以掌握了! 而如果完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你可能在这个上面花了3年4年,甚至10年8年的功夫,你才能够学会棋谱上的别人10分钟就学会的那一招。更不要说棋谱上还有无数个招式(定式)呢。

2、

所以我们常说的宿命是什么?

人的命运是怎么造成的?是由各种选择造成的。

而之所以有这一系列的选择,是由思维的模式决定的。

我们可能总觉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可是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在学习上同样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问题:

如果知识是有限的,你可以通过走老路靠勤奋,而成为学霸;可是当初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扑面而来的时候,你再只靠勤奋走老路,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在这个时候,勤奋可能仍然是重要的,但是方法得换了,这就是得从量变到质变了。

3、

其实人生的命运也可以理解成你的人际关系:

一个在小乡村里混的很开的人,到了大城市,如果不升级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那么他再勤奋也是打不开人生局面的。

无论是走仕途、做生意、做学问,甚至家庭关系,都是如此。

因为在乡村里的模式是靠勤奋低效的累积的模式;而到了现代的大城市,你得会使用建构人际关系的现代模式了。

我的“宿命”,就是期望走老路到达新地方。

这得破了。

而去觉察自己的“老路”,更换自己的思维模式,做出新选择,这就是人生的修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