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勤俭节约”的背后

(2021-03-15 16:26:41)

如此“勤俭节约”的背后

以前,尤其是在遇到挫折之后,或者生意不顺赚钱困难的时候更是,总是下意识地纠结:

像强迫症似的一遍一遍地检查有没有锁好门;

上厕所总是纠结到底先洗手以便用这个水冲厕所不浪费,还是先冲厕所,这次洗手的水也不浪费,可以下次冲厕所用;

餐后用纸如何省点;

看见别人在桌子上切西瓜就忍不住了就快奔溃了;

要出差吗?出差没效果的话,还不如省点钱不去了;

时间这么赶,公交车怎么换乘比较快些; 红灯快变绿了吧,少踩一次刹车少停车,就可以少启动一次,省点儿油吧 ……

我常常卡在那儿,鸡毛蒜皮的无数的小成本小抉择卡住了我,内心很乱很纠结。

当然,大多数情况是纠结得无法决策,心里很累,缺寸步难行;但也有少数情况,那就是相反,冲动鲁莽地乱决策,常常又后悔懊恼不已。

后者是对前者的心理防御。

1、

开始我觉得自己这样很好,是优良品德呀,勤俭持家节约啊!

但是这样真的很累,几乎会寸步难行,这又让我反思:我花费这么大的脑力,就为了节约这么点,值得吗?

然后我觉察到,其实不是节约的东西本身有没有价值的问题,而是这脑其实是有限资源,总在几厘钱上倾注大量脑力和情感,其实是犀利的大脑不由自主地被绑架了,人生被绑架了。

脑力也好,人生也好,可能本身没价值,你把它们倾注在多大价值的事上,它就有多大价值。

但是,一段时空里的脑力、人生,具有唯一性,过了就不可挽回地失去了。

你放在几厘钱上,并倾注巨大的情感,你的那段时空里的人生,就只值得那几厘钱。

那你的损失有多大呢?

衡量这个损失的,是你本可以用那段时空,去做一百块、一百万、一个亿……的事儿的。

钱只是一个比方,你当然可以用其他价值来衡量,比如创造一个艺术品像音乐、诗歌或者科学研究,再比如去投入地爱一个人,陪陪ta。

那么,你真的看到自己的损失了吗?

2、

当然,仅仅是道理上的明白,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因为根儿在心底,就是我的内心是处于匮乏的认知中。而唯有体验,一次次投入事情中,不断觉察,不断体验,才有可能改变这个内心认知。

我一朋友有个习惯,只要一开车出去,第一件事就是加油,这都有些强迫症了。

后来,她试过一次,油到了红灯亮了才去加油,结果也没事——车一次也没有因为没油而抛锚。

后来,她这个比较强迫的行为好了很多。

这只是车的问题吗?或者这只是自己稍微有点强迫症,只要多提醒一下自己就好了吗?

就像,

我总是觉得手机快没电了,总是各种充电,插电、充电宝、街冲等。尤其是我从厦门到宁波的动车需要5个半小时,我还需要不断在车上看视频听音频,潜意识觉得手机的电一小时就撑不下去吧?

以前我就是随时各种充,各种奇葩充。

后来我意识到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浅层的是总觉得手机电不耐用。而事实并非如此,而这只是我的想象而已。我试过一次,一路都不用充电,完全没问题,然后就会有无数次了,一路上敞开用,我的手机的电根本用不完。

3、

那么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觉察到,是我内心的匮乏感投射到了外界(比如手机)上。

而改变源于,首先我从这些匮乏的行为,觉察到我内心匮乏的观念了,然后,我用新的行为去替代,去体验,结果在体验层面,“看到”了事实层面的东西,那就是手机没那么脆弱,然后看到了我内心层面的东西,是我把自己的匮乏投射到了手机上。

这时候,改变就真正发生了,不是手机,而是我的心,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我的人生。

4、

有句话说:一切是一切的象征。

我们容易看到外在的匮乏,容易看到一切的匮乏都是外界的,甚至是某个具体的事,还会不由自主地泛化到生活的各种小事情上,不由自主(自动化模式)地有些强迫症了。

其实,匮乏在里面,外界的事只是触发物而已。

你有没有觉察到,在触发之后,你的潜意识非常紧张,甚至几分钱的损失,你就似乎人生完了?

这不是真相啊!

想要逼自己放下这个强迫症状,往往非但解决不了前一个症状,反而又增加了一个强迫症状——你看,你对自己这个强迫症很焦虑啊,你甚至在强迫自己对抗这个强迫症了呀。

那么,像我意识到了诸如:我上厕所非常纠结到底如何省水,和,我也还付出的机会成本(大脑带宽之类的)这类问题,意识层面的认知,有用吗?

这有用,可是不究竟,因为这仍然只是里面的问题反而在外面找方案的做法。

你看,我就算明白了这个,可还是改不了纠结呀,甚至更纠结了——我怎么这么蠢——那岂不是头上加头?

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们容易看到表象,也容易外归因。向内看,会发现一件事,我想改变,很难很难——当然难呐,因为问题本来就不在外面。

有很多人,虽然物质上已经富裕了,可是内心还是那个饥寒交迫的孩子。

回到自己内心,接纳自己安抚自己,先把心静下来,允许问题浮现,然后,真相就会浮现。

真相非但不伤人,反而是具有疗愈性的,去拥抱它吧。

我个人觉得可能可以有四步:

1、意识到一个行为的偏差;

2、先别评判更不要责备自己,先接纳自己的一切,把心静下来;

3、觉察,佛学有个方法,四念住:受念住、身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用现代语言大约可以这样诠释:中正地“观”自己的身体感受、情绪、念头,允许它们流动;

4、看到,不要急,这也许是一生的修炼,但是肯定会越来越深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真相的。

爱自己吧,这是很好的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