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听阿包说,他曾经是一个太在乎别人看法的人,所以画画很难集中注意力,而且画里面总是没有自己的东西,为此他专门到人最多的地方去画,他就不信邪,练不成这种不在乎别人评价的独立人格。
*
我问他,那你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呢?没等他回答,我给他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我本来学习成绩还是挺好的,但是呢,离那种全神贯注的去学习的状态还是有差距,这令我很焦虑,为了练习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我就常常专门在人很多的地方、人声鼎沸的地方去读书学习。
反复的练习,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连我仅有的那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消失殆尽,我越来越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了。
*
讲完了自己的这个故事,我跟阿包说,我猜你可能越来越在乎别人的评价了。
阿宝说,不!
然后说,比如说别人说要这样画,我就偏要那样画;别人说这个这边应该淡一点,我偏偏画浓一点;别人说这样画不好看,我就偏要画成不好看的样子,气死他们。
哈哈
我说,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和与别人的看法对着干,其实是一体两面,都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都不是独立人格。
*
阿宝诧异了,为什么说是一体两面?为什么说都是太在乎别人看法?
我问他说:比如说一幅画,具体一点说,比如说要画片叶子,别人说应该画成白色的,你偏要画成黑色的,这是你成功地不在乎还别人看法了吗?
不,叶子是绿色的呀。
所谓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是:
叶子是什么颜色我就画什么颜色,或者也可以是是说我自己想把它画成什么颜色,我就把它画成什么颜色。
而不是不是别人说要画成白色,我就非给它画成黑色——这其实还是我太在乎别人的说法呀。
阿包说,我好像有点懂了。
*
我看阿包这样,似乎还是没有完全搞明白,又举了一个例子说,更准确一点的比方,应该是这样:比如说别人要你现在向东走,你偏要向西走。这个是什么?
是叛逆,是对抗,可绝不是独立人格。
你的内心或许是我既不是向东走,也不是向西走,更不是向南向北走,而是我现在要坐下来读一本书。
*
阿宝说,哦,我懂了,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说,因为人性如此。
所谓的叛逆其实并不是独立人格,所谓的叛逆只是对着干,听从对方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和我偏不听,就要对着干,其实是在一个“轨道”上的事,终究还是被对方所控制了
——因为“轨道”是别人设定的呀。
所谓的独立人格是倾听内心的声音,相信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和不管别人说不说,我都不受影响,我有自己的初心,而不仅仅是想法和做法。
之所以说你那种抬杠式的训练自己的独立人格的方法是缘木求鱼,是因为人性是这样。
你的注意力在哪你的人生就在哪。
你把注意力放在走神上,就得不到专注;你把注意力放在别人意见上,就看不到自己的意见(心)。
太听从别人的意见,和,对着干,和太执着自己的观点,都会让你迷失自己的本心。
你很讨厌自己,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或者你很讨厌别人指指点点,你很想改掉这一点,然后你刻意去激发别人指指点点,然后刻意反着来。这都是被别人意见控制的状态。
因为你刻意克服自己的某一点所谓的问题,你的内心就会执着在这一点上。
你反感别人评论你,这个反感本身就成了你注意力的倾注的地方,于是你的“心”就会不断被强制地关注有那些评论,然后反着来。
看明白了吗?
你的心,不是放在你自己的独立人格上了,而是被你强制放在了“别人的意见”上了。
就正如火车它是在一个轨道上,不管什么方向,都是在轨道上呀——你的独立人格是天空啊,而你却把心绑在了轨道上。
就像我举的那个例子,我想集中注意力,我很讨厌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我为了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专门到人声鼎沸的地方去,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让注意力涣散,那我的注意力就会强有力的放在我涣散注意力的地方,内心常常出现这个声音“你注意力集中了吗”,而这个不断在扫描自己注意力有没有集中的注意力,本来就是把自己注意力从书上拉开的力量呀!
你看,我现在又没注重注意力啦,哎呀,这个不好不好,我要集中注意力,哎呀,注意力又不集中了,不好不好,我要集中注意力,我怎么这么没用,太糟糕了……
我看起来是在对抗,其实是被所对抗之物绑架了,只不过看起来我还在自己控制似的。
就像你本来想要一只苹果,对方非要你拿只大香蕉,你一生气,拿了一只小香蕉。
这当然不是要你执着苹果,比如你的初心是想补充维生素c,别人说吃香蕉好,你觉得吃苹果好,可能还有人说吃橙子好。
那,当然是吃橙子的Vc多呀!
你自己的心在哪里?你的初心在哪里?你的立场在哪里?
关键不是听不听别人意见,而是找到你自己的心。
我是去读书吧,我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书上呀,而不是放在如何集中注意力上呀!而一旦我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集中注意力上,那么我的注意力就被外界牵引着到处跑了。
我如果想把注意力放在书上,其实我只需要对书满满的热爱就可以了,至于走神不走神,这个不重要。
我只有完全的接纳自己,偶尔或者经常会走神这件事情,我的注意力才会从走不走神上面撤回来,重新放回书本上,至于走神了再把它拉回来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跟走神对抗呀。
这个是一个非常容易导致混淆的地方。
所谓独立人格就是要找到你内心的那个自我,你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内心的真我上就好,至于注意力有时候跑掉,这是人性而已,接纳它,再收回来就好了。
注意:是把注意力放在独立人格,放在真我上,而不是去对抗那些干扰你注意力的东西。
*
这样说听起来很绕,好像很烧脑,很多人也表示听不懂,这有很多原因,也可能是不想懂,也可能是不愿意懂,也可能是不敢懂吧。
这又是我另一个“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