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重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又有收获,所以我觉得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要反复的去听,尤其是经典,我还不知道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算不算得上经典,但是每次重听,都会有更深的理解。
今天重听的内容是从头开始听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1、
今天特别有感触的是:
在任何一个人的心目中啊,他形成了一个观念,然后他会把这个观念投射在他的外界世界中,他会希望这个观念是对的,这是一股自恋的力量,是一股最强大的自恋的力量。
而且,这是一股在潜意识中运行不止的力量,是他意识不到的。
因为这股力量,他会不自觉地把任何事向他认为“对的“方向推动,同时他也会总是不自觉地会站在让人和事看起来是“对的”的角度来“看待“(或者说是“理解”)人和事。
这就是自证预言。
而一旦有一天真正他被强烈的触动,感觉到原来自己这个自我实现的预言是错的,这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改变的契机。
但是这个开始是很艰难的,或者可以说几乎不可能从意识层面做到,唯一的可能是从意识层面触动了潜意识,所以武志红提出的办法是:从体验的角度来触动。
我反复在琢磨的一点就是,武志红第1个案例讲到的,他那个哥们,他本来有个美丽的初恋而且两情相悦,很容易就走进婚姻,而他却鬼使神差地去相亲,找了个丑妻。
他说这真是无法解释,真是命!
在意识层面上面来说,这完全不是他的愿望。
但是从潜意识层面来看就清楚了:这种谁高谁低的自恋的力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没有办法接受他的老婆比他高(优秀或者强或者聪明或者地位高等等)的这样的一个局面,所以他潜意识要去寻找的恰恰是让他能够“高“的丑妻呀!
只不过,他的潜意识成功地欺骗了他,让他以为这是命运的力量,是鬼使神差。
这种欺骗本身也很有意义,就是让他既得到好处,又不用面对自体虚弱的真相,还可以随时把这个自体虚弱(自卑)摔到这个丑死妻身上,还可以得到同情让他随时可以去找那个美丽的初恋获得慰藉。
真是千古奇计啊!
问题是,其中受骗最深的却是自己。
2、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公司也罢,权威,父母也好领导也好,他都会觉得自己在进行正向激励呀,自己在进行好的权威期待呀,为什么他的孩子或者他的员工啊,往往表现很差。
这往往让权威,领导或者父母,觉得员工或者孩子,就是贱,就是欠收拾,就是你越对他们好他们就越不像话。
然后,还有句话:这个家,这个公司,不都是靠我一个人!
这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意识层面的东西。
可在意识层面,领导也好家长也好,都会用鞭策的方式跟孩子或者跟团队的成员说:你们要努力啊,你们要优秀啊等等。
可是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恋的,不管这个父母,还是这个领导,他们在团队中间都会不自觉的去形成我高你低我强你弱我正确你不正确的这样的局面。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自卑的领导和家长,就更会维护自己的那种可怜的自尊。
他越是维护,越是用劲,就越是会形成这样的一个格局,就是我行你们不行,我强你们不强,我正确你们不正确。
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孩子也好员工也好,听到的是权威,就是领导或者父母,反复向他们强调说你们怎么那么不行呢,你们要努力啊,你们很强啊等等。
可是他们感受到的是什么?他们感受到的是你们应该很差,你们应该很弱,否则你就很难在这样的一个组织中,包括家庭这种组织里生存。
又因为社会地位在那摆着,权威和你的关系,包括家长包括领导和你的关系,所以孩子们或者员工们会认同这种内心的投射。
结果就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就是领导和家长都会摇头说你看我对他们正向激励的啦,我对他们鼓励那么多啊,我对他们鞭策那么多啊,结果事与愿违呀,事实确实证明他们就是不行嘛。
尤其是最后这句潜台词:你看,这个家这个公司,还是只能靠我,其他人都不行!
3、
刚才在听课,突然被一句话触动了,武志红说有一个人呢,他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无条件的爱,所以在他心中啊,他自己是好的,尽管不完美,但是无论做什么是事,也无论做的程度如何,都不妨碍自己是好的这个基本认知。
所以在任何工作中间哈,他不怎么关心老板怎么想领导怎么想,他只关心如何把工作做好。结果总是每一个老板都喜欢他,每一个领导都喜欢他。
这个对我真是非常大的一个触动,因为我的心总是战战兢兢的,我的心总不在自己的肚子里,为什么呢?我总在揣测领导怎么想床位怎么想,而且来说总是负面的设想,其实就是投射,所以总是战战兢兢的,我总在想象老板生气了,领导生气了。
换个理解的角度,他是内部认知体系,而我是外部认知体系。
再换个角度来看,他是建立了内聚性自我,而我则没有。
其实仅仅从意识层面来思考,你也会明白:领导高兴或者不高兴有很多原因,其实最终极的高兴,尤其是私人老板,是要项目做好,是要挣到钱。
当然可能领导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就像耶稣说的。对于这一点,你需要现实认知能力。至少,你要看得清楚什么是你的投射什么是现实。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还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4、
当自恋的层级比较低的时候,就会容易去打压别人抬高自己,是向别人投射;而比较成熟的自恋,就会觉得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这是一股力量。
然后是满足权威的期待,这也是一股力量。
最好的情况,是这两股力量合二为一,从而体验到连接,体验到深情。
归纳起来,人性需要三点:
第一,自恋,就是做自己;
第二,满足别人期待;
第三,超越自恋和满足别人期待,体验到链接的深情。
5、
自我修炼和成长真是一条漫漫长路。
当我第一次听武志红的课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有很深的感触,就下决心改变。
现在已经过去三年了,我确实有些改变,可是每次重听又发现新的东西,这既令我高兴又令我沮丧,高兴的是又有了新的认知,沮丧的是,人的改变真不容易,尤其是人格层面的改变。
好在,既然人格是在关系中形成的,那么也就可以在关系中改变。
这真的得慢慢来,要对自己慈悲和包容,要有极大的耐心,当然也要深深地投入关系中,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所以除了耐心之外,还需要勇猛精进。
离开了真实的关系,真实的世界,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