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期待
(2018-08-31 12:50:53)1、
我曾经分析了我常说的三句话,发现这三句话,就折射出我的人生。那么它是如何产生这样的作用的呢?
此刻我正在听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的意思是。权威的期待会对个体甚至是对动物产生强有力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他的命运。
这个对他的命运的决定,不仅仅是从外部,而且是可以从内部来决定的。也就是这个个体或者动物认可了权威的期待。
当然权威的期待呢,比较容易得到认可,因为他是权威嘛,他有重大的影响力嘛。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两点呢——自我实现的预言和权威的期待,就融合起来了。
为什么呢?这是我们经常说的那些话,也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它的来源是哪里?你把它追到最深处,你会发现常常是我们生命最初的权威带给我们的,也就是权威的期待。那么我们生命中最初的权威是谁呢?大多数就是我们的养育者。
权威期待通过我们的心,变成了我们内心的预言和信念。这些预言和信念又因为我们的自恋,把它们活出来,就成了我们的命运。
2、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点不同意见。说不对呀,我们见过很多父母一直在夸孩子,或者很多领导一直在夸员工。可是他们的孩子也好,他们的员工也好,并没有如他们所愿。变得更优秀啊。
这里有部分原因是这个权威在夸奖时候。他这个夸奖背后带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或者是说,被夸奖者所感受到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权威传达的真正的期待,并不总是话语表面的含义,有很多是他内心的一种自恋。就是他的夸奖是空洞的,他内心的认知啊他的潜意识啊与她的夸奖是分离的。什么意思呢?他的内心的认知其实是并不希望他的员工变好他的孩子变好,变得比他强,因为他的员工或者他的孩子比他强了之后,这就会严重的损害他自己的自恋。所以他的夸奖,不管是夸奖还是其他的语言表达,透露出一种死亡的能量(至少是负面能量),就是:你们不可以比我强。甚至是,你们应该是很差的,我夸你们是安慰你嘛。
一部美国电影叫《我是山姆》,它里面有一个桥段,是作为父亲的山姆,只有七岁的智力。而他孩子八岁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可是,孩子很痛恨自己的聪明,因为她的聪明会衬托出父亲的愚蠢。所以她就自动变得愚蠢了。
表面上看起来父亲和孩子自己都期望孩子聪明的,父亲也是常常夸孩子聪明,孩子也是希望自己是聪明的,可是她的潜意识,表达出她对父亲的忠诚。
在这里,忠诚是比聪明更大的期待。
3、
现实中间各个团体和家庭哈。作为权威大家都会觉得:我害怕表扬鼓励员工会让他们骄傲,我是需要经常的批评他们,给他们多的鞭策。他们才有可能进步啊。而且我也的确看到他们不够勤奋啊,不够聪明哪,不如我呀。那我怎么能表扬他们呢?
我想这里大家容易看到的是这些权威的意识层面的东西。那就是:谁不想让自己的团体发展的好一些呢。于是大家都会觉得这些权威的这种做法,肯定是都对于团体发展是有利的,员工是会得到激励的。
可是,这些权威们自己看不到的是。在这里起实际作用的,并不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是潜意识。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是自卑的。所以,如果选择了很多的优秀员工进来,会衬托出自己不太能干没那么聪明。而同时,如果是让那些员工都表达出自己能干的一面的话,就会破坏这些权威们的自恋。那就意味着这些事情可以由你们做主,而我没有办法做主。原来我没有你们聪明!
而相反的做法,就是所谓的多鞭策批评(其实鞭策批评不是问题,如果鞭策批评的发心是相信是高的期待,那就会有正向的结果)虽然对于团体,最后取得成效有非常大的伤害,比如说大家都变蠢了嘛,或者能干的人离开了,这个使得团体的业绩会极大的下降。可是他有个潜在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使得权威的自恋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你看,还是我最聪明,还是只有我做主才行嘛!
所以如果你是权威。当你发现你的权威期待事与愿违的时候,你可能要检讨一下,你真正发出的期待。是你意识层面你想发出的那个期待呢,还是想满足你的自恋?
这可以从反面证实了权威期待的巨大力量。
4、
我想起一个故事。是在《得到》上开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的陈海贤老师自己的故事。
陈海贤老师在上研究生课程的时候啊。他的老师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基本上没有表扬和鼓励。总是在不断的批评。这令陈海贤觉得非常的沮丧。加上课程呢又比较难,自己呢,似乎总是掌握得不够好。所以使他非常的灰心。甚至有退出心理学这个行当的打算。
他的老师大概是觉察到了这一点。就跟他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是说她在追寻一个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导师的时候。有一次做一个犹太人的案例。她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文化呀、语言啊很多方面沟通都有很大的障碍,所以呢做的不是太好。她的老师就让其他的同学来对的她这次做的咨询提提意见建议,结果她的同学们对她这次做的案例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作为一个文化差异这么大的一个学生哈,能够把案例做成这样,也算不错了。
这个时候,这个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正色的对大家说,这个学生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如果大家对她都是这种浮于表面的夸奖。那就暗示着她的能力只能做到这一步,而她也不会再进步,也不用在进步了。
老师说完之后。其他的同学又重新的讨论了一下她的案例,然后就提出了很多的建设性意见。
这件事给陈海贤的老师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也给她自我提出了很强的心理期许。
陈海贤的老师给他讲的这个故事给陈海贤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也使他自己对自己产生了很高的期许。虽然在这之后老师对陈海贤还是很多的批评。可是这些批评,从此之后就变成了对陈海贤的极大的鞭策和期待。
5、
权威的期待有如此大的作用。所以,通用汽车最伟大的CEO韦尔奇曾经说过一句话:给别人自信是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对某一个个人也好,对一个团队也好。权威期待,都会通过个人的自恋和团队的自恋。变成这个人或者这个团队的内心的心理预言和信念,又通过他们的自恋。把这个心理寓言和信念,投射到现实社会中,形成他们的命运。
我们都想有好的命运。可是我们总是会觉得事与愿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检讨一下我们接受到的真实的权威的期待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权威期待?我们又给我们的孩子给我们团队的成员,传达的是怎样的心理权威期待?
从自己命运的角度来说。我们想要怎样的命运?我们需要接受,怎样的权威期待?我们如何去理解它,并把它活成为我们自己的命运?
从孩子和团队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他们有怎样的命运?我们真正传递给他们的,是怎样的权威期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