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童年是否缺一个告别

(2018-07-31 11:33:48)
标签:

杂谈

你的童年是否缺一个告别

这是一个朋友的一段文字,征得他的同意后放上来,文字有所修改。

1、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下午看电影《房间》,看到最后的时候,当孩子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送给自杀的妈妈——妈妈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妈妈看到这束头发的时候,顿时升起生的勇气。在妈妈在感谢孩子的时候——我的眼泪下来了。

 

影片最后当孩子提出要跟妈妈在回到那间房那个小木屋,他们被囚禁了七年的地方,孩子在那出生的。当孩子对囚禁他们的木屋里面的那些家具、马桶、床等等,一告别的时候,我突然忍不住悲从中来,眼泪哗哗的流下来,胃部一阵一阵的抽搐,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我还没有真正的告别,告别她,告别我的童年。  

2、

刚才在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时候,我突然有一个觉察,就是我之所以现在还比较惨,好像是惨给内心的某一个人看的……原来我希望我比较惨比较可怜,然后,有一只温暖的大手能够伸过来,把我从悲惨的境地里救出来——如果真有这一双温暖的大手和温暖的怀抱,哪怕我再惨也值得也愿意。

原来,我是希望自己比较惨的——这真出乎我的意料!

原以为人人都是追求幸福的呀——其实,这是个错觉。

也许我现在比较惨。我一方面,在意识层面想把自己搞得比较富裕,潜意识层面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应该富裕,不应该舒服,我应该很惨。我感觉到,我这种惨,是还在对父母发脾气,也有对内心父母的负罪的感觉,还有对内心父母的爱呼唤。

……是时候告别童年了。我已经是成人了,心理也应该成熟了,应该自己给自己温暖了——这双温暖的大手其实在我自己身上。

3、

还有一个觉察,旧东西我总是不舍得扔,总是觉得万一还有用呢。相反,如果是钱的话,我倒宁愿把钱扔掉,把东西留着。

这些旧旧东西,是不是就是那个幼年的我呢?

虽然我并不是我们家孩子中最不受重视的那一个,貌似看起来我还是相当受重视的,但是我是曾经被抛弃过的那一个。而且,我爸妈还还经常开玩笑说我是从垃圾桶捡来的,以至于我有段时间信以为真。所以我一直想证明,我不是没用的,我是有用的,我证明的方式就是我很乖,我很聪明,我为你们受苦——我不就是很像那些要被扔掉的东西吗?甚至曾经被扔掉,又被捡回来了而已。

4、

我发现我也非常缺乏界限意识,常有别人对我的侵犯,有的已经侵犯的很严重。

比如说大学的时候我有一次回宿舍,一群人在我们宿舍打麻将,这倒罢了,他坐我床上都没事,问题是他拿着我的枕头垫在他的屁股下面。我感觉到当时有愤怒,但是敢怒不敢言。我还记得他的名字和样子。

这个事我是感觉得到愤怒的,其实还有非常多次,我连感觉都没有感觉到,就是别人已经欺负我欺负到这种地步,我居然自己都没有感觉:比如说有一次去打乒乓球的路上,我的车在红绿灯前面停着,突然嘭的一声,我的车被后面一辆车撞到红线外面去,然后后面来了一个大概操着台湾口音的人,向我道歉了什么的或者是怎样,而我居然受宠若惊似的跟他说没事没事,然后就各走各的了。后来我打乒乓球跟那些球友说的时候,我为自己行为找了个借口说我心情算比较好。那些球友说你心情也太好了吧。

我记得我那个时候的感觉是啊,别人有一句对不起,我就已经觉得很意外了,我有时候问自己,你为什么不愤怒?似乎,我已经不会愤怒了,偶尔感觉到的一点愤怒,也被我隔离了。

我父亲在我的印象中,跟我发过脾气也动过手,对外也发过的脾气,我印象中就一次。是对单位的那个领导。其余的时候,我父亲大部分是忍耐,不太会讲话。他想表现的自己很幽默会讲话的样子,可是,他不算太会讲话。我小时候有时候话多,他还呵斥我说我臭嘴。他也是讨好型的人格。我记得我曾经在大学的时候对朋友袒露心扉时说我非常佩服我父亲,我认为他最伟大的优良品质就是有无比强的忍耐力。

现在看来我认同了这种性格。

我想说,你要有很强的界限,你还有要有很强悍的力量保护好你的家,很多时候是需要争取,甚至是战斗,这个家才能够成为温暖的宜人港湾,而这个温暖稳定的港湾,会内化成家人内心的背景。

5、

 

我“看到”这些性格的根都在童年,而我曾经徒劳的想改变自己。现在看来,只在症状上改变,有可能效果很差,有时候还会导致内心分裂。

我需要“走回去”看见这些所谓的不好的性格,它们其实都曾经保护了我,使我的自我不至于崩溃。所以,我非但不应该求全责备自己,反而应该包容接纳自己——因为缺爱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怎能用剥夺爱的方式去融化呢!

是时候给自己一个拥抱了一一接纳然后在缓缓告别自己的童年,自己已经有双温暖的大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