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约会早到这件事“看见”自己

(2018-03-23 09:30:49)
标签:

杂谈

从约会早到这件事“看见”自己

跟一个公认的老好人聊天,从他的觉察中,我看到了自己,他说:

“在约会中,我属于很早到等别人这种类型的人,我甚至很享受等别人,甚至有时候我在等别人的时候,会隐隐地期望别人不来。

现在我才意识到这是一种表达,表达对别人的顺从、忠心。这是极度害怕对抗,以至于阉割了攻击性之后的产物。

 约会中,我为什么总是会很早到呢?

因为1、尽管意识层面有很多理由,诸如尊重啊、诚信啊之类的,但是总是提前那么多时间到,肯定在内心另有原因——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我害怕别人的不满。别人等我,那样会令非常恐惧和内疚;2、我忍不住“告诉”别人我对他的忠诚,我的牺牲,换句话说,我忍不住讨好别人;

 那么,我为什么享受等别人这件事呢?

因为我曾经在等别人得到了我想要的,比如别人的道歉,别人的赞扬,等等,我对后者上瘾;

 我又为什么隐隐期望别人不来呢?

因为

1、别人来了,而且居然没有迟到,我会隐隐有些失望——我失去了一次对别人表达付出的机会;

2、别人来了,我的独自空间就被打破了,我对这个空间的控制权就丧失了;

3、别人迟到了,我在大脑里可以享受别人的内疚,然后我可以大度地说没关系,然后脑补别人对我的感激,这令我上瘾;

4、如果别人“如我所愿”居然没来,那就太好了。我可以脑补别人极致的内疚,和对我的宽容的感激。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我的空间本来是有可能被打破的,可是这次居然没有!”


这一席话,似乎活脱脱画出了我的内心图画,我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好人”呀!

我对他说:

“我也是这样的,当我意识到这点后,我更加内疚了,觉得自己内心其实是非常虚弱的,以至于不由自主地逃离关系,尤其是挑战性的关系。而对于不得不面对的关系,我不自觉地选择讨好,提前很长时间到,愿意无条件长时间等别人、甚至隐隐期望别人违约不来,都是一种讨好。都是内心虚弱的一种表现——不敢不去,干脆早去,却又期待别人不来,错就不在自己身上了。

现在我意识到,其实我应该接受自己,这也是我渴望关系、渴望得到爱的一种方式,虽然这是在我人生的早年形成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我的人生了。但是这种模式曾经保护了我。这种模式背后动力其实是渴望关系、渴望得到爱,这并没有错。只是“这张过时的地图”已经找不到“现在的路了”,它成了一个坚硬的”壳“,隔开了真实的关系和爱,隔开了我真实的人生。

真正的改变,源自内心,不是逃避不是拒绝。恰恰相反,是需要接纳自己,这才有从内心改变的可能;我需要不断走出舒适区,投入真正的关系中,这也是王阳明说的——在事上炼;也需要时时刻刻觉察,唯有觉察是真正的走向真我之路。

这也是我的修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