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电影 也看自己

(2013-01-29 20:40:30)
标签:

杂谈

    跟几个朋友聊我刚看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得到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看者来理解:

    有些人看这部片子,看到每次松子都笨笨地倒霉,哈哈大笑;

    有些人看这部片子,看到善良的松子总是被别人伤害,不禁义愤填膺,痛恨这个社会;

    有些人看这部片子,看到松子总是那么贱,又痛又恨,觉得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从看者的心理来看:

    第一类人,看起来是生活中的强者,我想他们一定有个特别的过去,使他们隔绝了自己的内心,他们坚信强者生存,他们看不起弱者,甚至痛恨弱者,认为懦弱是可耻的。

    这类人往往容易在事功层面获得成功,成为冷酷的统治者。如果不能在外界成功,他们也至少在自己的家庭成为控制者,比如前一段甚嚣尘上的狼爸、鹰爸,他们不相信眼泪。

    但是,他们可能对自己封闭,对自己残忍,也对别人残酷。

    从心理层面来说,他们把弱小的孩子投射给别人,而以强大的父亲自居,他们痛恨这个弱小的孩子----他们还没意识到。

   

    第二类人,他们有很强的同情心,却只看到了一面。他们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之处,却却看不到悲剧是互动的结果。松子的悲剧,是松子的内心和社会的人性互动的结果;

    这类人往往成为叛逆者,他们的怨恨片面而泛化了。其实,怨恨社会,何尝不是另一种封闭和逃避。

    他们会容易“看破红尘”或者“愤世嫉俗”,只是,他们消极对待生活。

    他们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见解,但不会积极入世,所以,在事功层面很难成功。

    从心理层面来说,他们把强势的爸爸投射出去,而以叛逆的孩子自居---他们还没意识到。

 

    第三类人,他们可能有着松子同样的痛。但是,怎么走出来松子的命运,却缺乏智慧、勇气和践行;

    他们往往成为消极的埋怨者,他们不断地自怨自艾,却缺乏看清自己的智慧和走出自己的勇气;

    他们可能会不断帮助可怜者,却往往只停留在世事层面,很难触及心灵;

    他们是慈悲的人,却不是渡人的人;

    他们活得很辛苦;

    从心理层面来说,他们把强势的爸爸投射出去,而以柔顺而怨恨的孩子自居---他们还没意识到。

    

   他们还活在过去

   他们还没从原生家庭走出来

   

   是这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