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恶的种子

(2012-11-22 23:20:47)
标签:

杂谈

最近爱看电影,电影浓缩人生和社会,使我照见自己。刚看了《火线重生》,有很深感触,随手写写自己,并没布局谋篇,想到哪写到哪,我手写我心。

 

一、

好的影片浓缩人生和社会,震撼人的心灵,真善美;不好的影片,刺激感官,假恶丑。影片《火线重生》属于前者。

 

二、

没有凭空来的恶,恶必有其前因,有世事层面的也有心理层面的,可能还有前世留下的无明。

在影片的一开头,作恶无数的A被处以死刑---注射死,当液体被注射进A的静脉时,A的眼前快速闪过自己一生的重要片段:从小饱受继父的暴力、亲眼看到自己母亲被继父打死、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社会被警察欺负等等。有着反社会人格的A,并不是一出生就是罪犯,而是严酷的环境造成的,准确来说,应该是他的心灵对严酷环境的认知造成的,他的认知是:社会是罪恶而残酷的。所以,他形成了反社会行人格。

 

三、

恶潜在人们心底,受触动而发。恶带来新的恶。

大难不死的A成了雄鹿医药公司的试验品,试验一种新药---能改变人脑化学成分,使恶人变善。当A心底的善意被激发出来后,他对自己的恶行非常内疚和忏悔。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向自己伤害过的无辜的人忏悔,不想却被受害者的哥哥看见。这位受害者的哥哥,开始是受害者(他的照顾因被枪击,无法自理的弟弟),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复仇者。他执着地寻找A报仇,甚至为此打死了一位医药公司的保安,还差点打死了A(是他弟弟保护了A)。

在这里,因为A的父亲的恶,使得A产生了反社会人格,这是恶导致了新的恶;而因为A伤害一个无辜人的这个恶,导致这位无辜的人的哥哥,执意复仇,不但打死了无辜的保安,还要打死A复仇,这是一个恶带来更多的恶。

 

四、

善与恶,源于人类内心的认知。

A开始的恶,源于他幼年的环境,他说过:“我继父有个高雅的爱好,喜欢打高尔夫球。每周都有几天,他拿着高尔夫球杆,在我身上猛抽,享受他的乐趣。”他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死于继父的暴力,而他却没有力量阻止和反抗;他在学校被欺负、在社会被欺负,但是,当他也变得像他继父一样残暴时,他发现别人开始怕他。从中,他学习到了他的生存之道,也是反社会之道。

我想他的心理是:1、社会是恶的,我必须变得比社会更恶才能生存;2、懦弱只能招来更多的欺负;3、弱者可耻。

我相信,在目睹自己母亲被淹死的残酷现实中,他心里一定非常痛恨自己的无能和懦弱。

他内心的认知是:社会是恶的,我只有变得比社会更恶,我只有成为强者才能生存。

 

而片中精神医生B的善,我想仍然源自他内心的认知(或者可以说是信念)。

 

五、

善恶的改变,并非有什么神奇的药,而是源自内心,源自内心信念的改变。

A在影片末尾,对多次拯救他的B说:“改变我的,不是药,而是你。”我想他是对的。正是这位精神医生无私的大爱---真诚的信任和爱(B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营救A),改变了A的认知和信念。而内心信念的改变,拯救了他的灵魂。其实,不但这位医生如此,片中那位洗车场的女生,也同样给予A信任和爱,她同样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A。

但是,B说:“改变你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我想他也是对的。一个不想改变的内心,就是佛陀也渡不了。其实,即便是在A最恶的时候,也就是他毫不犹豫地射杀无辜者的时候,他有过一丝的迟疑(当他枪杀几个对头出门下楼梯时,见到一个无辜的人捧着刚买来的苹果时,他毫不犹豫掏枪射向这位可怜的无辜者,但是,当他下到楼梯底的时候,他有点内疚了,无辜者的血滴到肩膀上。),这一霎那的迟疑,是他心底的恻隐之心的外化,而这正是他内心善的种子。当他遇到B,触动了他内心的这颗善的种子,他开始内疚,当他遇到更多善意的人,他内心善的种子开始发芽、生长。

所以,可以说改变其实源自内心。

虽然缓慢而艰难,但我们随着影片的展开,看到A心中善的种子发芽、生长,恶在消退。最终当他跟医生B说这句话是,他内心的信念已经发生了完全的变化,他已经得到了新生,他的灵魂已经得到了救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