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澳门孩子,在他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得到了学校乒乓球冠军,当他兴高采烈回家想向爸妈报喜的时候,发现他家惨遭灭门。他躲过一劫。当他跑到爸爸单位准备向爸爸的同事(他爸是警察)报案时,发现几个凶手正和他爸的同事们握手言欢。
二十年后,他以另外一个名字,成为香港一名警察,他处心积虑通过接近一位大亨的女儿,博得她的爱情后结婚,然后通过一系列严密的计划,成功杀死这位大亨和他的管家,并成功嫁祸于另一个与他小时候同名的一个从澳门移居香港的移民。
严密的复仇计划,香港版的基督山伯爵。
这就是香港电影《伤城》的故事主线。
二、
但电影之所以叫《伤城》,我想电影想表达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基督山复仇,善恶有报的主题。影片的结尾是:生命垂危中的大亨的女儿,问刘警官:“你接近我就是为了杀死我爸爸是吗?”刘警官(她丈夫)而诚实而痛苦地说:“是的。”大亨的女儿最终可能是自杀身亡,死前,她把丈夫给她的结婚戒指摘了下来。刘警官虽然报了血海深仇,但他非但不快乐,反而陷入的更深的痛苦之中。他看着死去的妻子,将结婚戒指重新戴在她手上手上,然后,举枪自杀。
三、
影片一开始,刘警官和他的同事喝酒,他问他同事:“知道酒为什么好喝吗?”他同事说:“为什么?”他说:“酒之所以好喝,是因为它很难喝。”
第二次出现这句话,是刘警官的太太问这位同事:“知道酒为什么好喝吗?”同事还是问:“为什么?”刘警官的太太说:“酒之所以好喝,是因为它很难喝。”
第一次有这段对话时,刘警官的同事不喝酒,后来他成了酒鬼。第二次有这段对白时,刘警官的太太不喝酒,后来她也几乎成了酒鬼。
酒是什么?是生活,是爱,是恨。
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人生死相许。
四、
这部片,可以当成侦探片看,但没那么浅。你可以看到人性的困境,恨与爱,如何理得清?
五、
如果影片只是讲刘警官的复仇,那就太浅了,基本可以列入儿童片范畴了。实际上,世界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善恶有报。影片加上他与仇家女儿的爱情,这并不是他意识能够控制的。影片主人公刘警官,本想以假爱为手段(与仇家的女儿结婚),达到复仇的目的,成就了现代版的越王勾践的故事(以自己为西施和勾践)。而实际上,刘警官不是越王勾践,他动了真情,爱上了仇家的女儿---他的太太。
故事的结局是:本来杀死太太(仇家的女儿),是计划的一部分,但他太太却没死,而是身受重伤,住进重症急救室。未达成目标的他却似乎有一丝高兴。在往后,他就更控制不了自己了---本来他应该设法让他太太死去,而他做的却是想方设法救活自己的太太。甚至在太太苏醒,问他是否是为了杀死她父亲才接近她的,他竟然坦然承认。
这时的他,计划成功,却很悲伤。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意识层面,他应该高兴,并继续完成杀死仇家女儿的任务;而潜意识层面,他爱自己的太太,他是凶手,他必须想办法拯救自己深爱的太太。
所以,在他太太自杀后,他无法面对自己,无法面对这个杀死自己太太的凶手,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次复仇----打死自己!
六、
刘警官太太的自杀,是对爱的绝望;刘警官的自杀,是对恨的绝望。
七、
恨中生长不出真正的爱。
八、
如果影片只是这条线,那这部影片对人性看到太悲观了。
实际上,在这条线发展的同时,还有另一条线。如果说刘警官是为恨而生,那么他的同事(金城武饰演)则是为爱而生。
九、
这位同事的故事是从悲剧开始的:他刚破一个案子,回到家,发现自己的女朋友已经自杀,更可悲的是,他发现自己的女朋友并不是为自己自杀,她怀着别人的孩子。在自杀前,还在一个酒吧里等一位男人,等了四个小时那个男人最终还是没来,她自杀了。
他并没记恨自己的女朋友,他只想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本来不喝酒,从这件事后,他成了酒鬼。他整天泡在他前女友自杀前呆过的酒吧,喝酒,想搞清楚当天发生了什么,为此他失去了警察的工作,陈天醉醺醺的。
但他并不是颓废堕落。
酒之所以好喝,就因为它很难喝,一如生活,一如爱,一如恨。
他最终也没搞清楚他前女友到底为什么自杀,但是,他找到了他女朋友怀的孩子的爸爸,也就是她自杀前在等待的男人。这个男人被他发现除了车祸,已经瘫痪,他并以为自己会很仇恨甚至要杀死这个男人,但他做的并非是仇杀,反而是每天去帮这个男人擦洗和翻身(瘫痪病人很容易的褥疮)。
爱能生出的是宽恕。
十、
这位同事,帮刘警官的太太查案,最终发现,杀他父亲的凶手竟是---刘警官。
十一、
这位同事,总泡在在他女朋友自杀前等人的那间酒吧,他认识了酒吧的啤酒销售代表,最终,他娶了她---没有什么可以阻隔真正的爱。
十二、
从这位同事的故事,我们看到人性的希望。
十三、
仇恨不能孕育爱。
爱是一切的答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