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都是为你好!

(2012-03-21 22:12:20)
标签:

杂谈

    一个父亲(白先生),出资五百多万,为西北一个偏僻的村子(他老家),搭了戏台、修了路、建了蔬菜大棚。然后,要求自己还在上大学的女儿辍学,到村里去当村长。正是因为他的出资,以及白先生的父亲曾在这个村子当村长,并有良好的口碑的原因,使得她女儿(白一彤)几乎全票当选村长。

    现在,女儿在村子里当村长已经三年了,村里的意见很大。又到换届之年,为了保证女儿继续当选,这位父亲有承诺给村里每一户人家一千斤煤,300多户人家,发到200多户的时候,女儿已经当选村长了,于是,剩下近一百户人家就得不到承诺的煤了。

    昨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次访谈,觉得很有意思,之所以觉得很有意思,是因为:虽然很荒唐,却很熟悉。我想,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常常出现的现象吧。

    访谈中,这位父亲反复强调:

    1、我竭尽个人之力(毫不利己),都是为了家乡人民的幸福;

    2、我竭尽全力(毫不利己),都是为了女儿的幸福。

    并且,这位父亲的母亲,在现场义愤填膺,情绪非常激动,痛斥村里的百姓恩将仇报不识好人心。

    村里的声音呢?

    现场来了一位村里的代表,他同样非常激动,他说开始村里对白先生的善举非常感激,但是后来变成了不满甚至是愤怒,首先,白先生为村里做的善事并不到位,比如戏台,根本没用;而广场,不但占了耕地,而且无法使用;而大棚呢,一场大火烧掉了,白村长(“女儿”)也只是在火灾发生后来了一下,在镜头前秀了下就走了,事后也一直没做任何处理,到现在为止,大棚完全没有任何作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白先生把自己女儿捧到村长位置上,而这个白村长根本没为村民谋任何利益(可能是能力的问题,也可能是态度的问题。)

 

    我的想法呢?

    咱们中国确实很多类似的例子,是否是咱们的文化导致出现很多“白先生”似的思维呢?

   剖析一下白先生的心理:1、他出了500多万帮助村子,却不是村子里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要求自己女儿在19岁大二时候,就辍学到村子里锻炼,这真的是他女儿内心的选择吗?这在他女儿一出场是说的开场白就可以看出来,她说:“为了父亲的愿望,扎根农村。”这样,她实际上从内心认同了他父亲的意志,成了她父亲的傀儡。只是,她自己的人生,不见了。3、村子里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娃娃村长吗?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直是白先生的钱在起作用,左右了村民的意志,使他们选白一彤(女儿)做村长。可以说,白先生以他的金钱,将他的意志强加的了村民身上。

    所有这一切,白先生都有一个神圣的理由:我都是为了你们好!

    这里面,有潜在的逻辑:1、我给了村子里钱,你们欠我的,如果不选我女儿做村长,你们就是忘恩负义;2、我是你爸,我养育了你,不听我的,就不孝。3、我是为你(你们)好,如果不听我的,就是忘恩负义。在以上三个方面,白先生把自己摆在了道德的高地。

    而其实质是:白先生将自己意志强加到了女儿白一彤和村民身上,他抹杀了女儿白一彤的意志,也正在抹杀村民的意志。

    我并不认为白先生虚伪,我想他可能是真的从内心认为他真的是“圣人”,甚至他还被自己感动了。我觉得这里面有一种集体无意识在起作用,也有文化的力量。

 

    类似的例子很多,尤其在我们中国。我们常听说棍棒地下出孝子,而棍棒常常带着神圣的理由:我都是为了你好!于是有了梁祝的悲剧,其实往深了想,梁祝不算悲剧,他们毕竟实践了自己的爱,即便是死。多数情况是儿女屈从了父母的意志,抹杀自己的意志,抹杀了真正的爱,还说:父母其实也是为孩子好。

    在上面访谈之前一个访谈节目,是对现在令人闻之色变的“鹰爸”的访谈,令人惊奇而又见怪不怪的是,“鹰爸”对自己亲生儿子的非人性的折磨,也同样有这个神圣的理由:我都是为了你好!而且“鹰爸”现象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这个现象在咱们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真正的爱,一无所求,是给人(们)一片天空,使受者的人性得到自由和伸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