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欠一位博友的债,记得我答应过他,说我将在以后的博文中逐渐以我的感受,说说关系中心灵的自由、伸展和成长。答应之后,有点后悔。我一直在关系中学习、探索,但要讲清楚也许是不可能的事。我固然可以从我自己的真情实感角度出发来写,但如果没什么真知灼见,白白耽误别人时间。
何况要说到关系中的心灵自由,首先得有真实的关系。关于真实的关系,我时时在关系中觉察,发现非常难能可贵---太少了!这倒不是说现代人都很虚伪---但也不能否认现在的风气确实比较浮躁和虚伪(这是另外一个沉重的话题),而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尽管他们以为他们知道)他们自己。人们很难找到真实的自己,那么真实的关系就没有基础。真实的关系基础都很难建立,所以我一直没有办法谈到真实关系中的心灵自由,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
昨天,含章几个同学的家长约了去漳州港尾玩,共三家人,包括我。大约9点我们一起度过厦漳海峡,船上人很多,海天一色;大约十点,我们已经在山上一个家长的父亲的果园里摘杨梅,山林清风送爽,我还跑到一块树荫下静坐了一会儿;中午农家菜。
这些家长我是第一次见(含章一年级,我都在湛江),一路聊了不同的话题,大家都很友善、健谈,后来我问了他们各自的职业,一个是剪发的、一个是无业。我突然心里一动,马上回观一下自己:如果是以前,我会像今天这样享受这段相处(包括人和事)时光吗?不会,我的真实感觉是不会!尽管我好象尊重每一个人,但我一向以来的对人对事是有很强的差别心的。如果是以前,如果我知道时候无业人员、理发的人一起去玩,而且是一天,我肯定会觉得是浪费时间。我从心底会觉得他们没什么学问、生活的层次不够,也没什么智慧。于是,我会尽量不去,实在没办法得去的话,我也会呆在自己的“壳”里,内心封闭,这样我跟他们不会有真实的接触(从内心角度来说),甚至我也对一路的风景视而不见。
展开想,如果是过去的我,内心对别人关起来,别人也一定会感觉到的,谁愿意以热脸贴冷屁股呢,别人同样也会对我把心门关上的。
如此一来,我与他们表面看起来是有关系的---整天都在一起嘛,但实质上彼此心门都是关着的,实质上这不是真实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关系---我们生活中的关系大多如此。
再深一点内观,为什么会关上我的心门呢?我看到我的判断、结论。原因就是我还没跟他们接触已经对他们有了个判断---这样的人没什么料、也无趣!这个判断(结论)是在我并没察觉的情况下就已经在心里下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再往深处看,我看到我的经历和接受的观念。
但我还没有真实接触他们呀---在内心判断下达之前!
我的判断跟他们的真相其实是两回事,我的判断的依据是过去的之所见,不是全观、不是当下,也不是与对方真实的接触。
如果不是彻底放下过去,就不可能与人与事真实深刻地接触。
如果没有察觉,就不可能放下过去。
所以人生只如初见。
没有初见之心,我们无法活在当下。
如果没有初见之心,不可能进入无限的生活真相之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