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人。
TA总在抱怨说:我如何如何辛苦;我当时又是怎么说的,没人听,害得我这么惨;我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吧;唉,要不是谁谁谁,我早就好了,事情早就好了,我早说过,你看...;唉,要不是世道不好,我早就如何如何。
一遇到有类似抱怨的人,他们很容易“共鸣”,一起醉一场、放纵一场,马云说:“睡觉之前路千条,醒来之后走老路”,第二天还是一如故我地干旧事,一如故我地埋怨。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也在其中。最近我对自己有所觉察,总结了一下这类人的“生存逻辑”:
1、我是对的;
2、他们不对和(或)环境不好;
3、他们和(或)环境要对我的生活负责。
实际生活中,这类的人群心理在以上“心理逻辑”基础上有不同的变种:
A 1、我是善良的;
2、他们和(或)环境不善;
3、他们和(或)环境要对我的不善良负责。(不是我想伤害谁谁,是他们逼我的。或,不是我伤害他们,是他们在伤害我。)
B 1、我是聪明的;
2、他们和(或)环境很蠢;
3、他们和(或)环境要对我的倒霉负责。(或,他们真该死!)
C 1、我对他们很好;
2、他们很坏、很蠢;
3、害得我工作做不好或生活不好。(接下来的思维:他们真该死!或者我真倒霉。)
还可以不断列举下去。
上述“生存逻辑”决定了这一类人的行为,比如抱怨、攻击等,那么这个逻辑的核心是什么?这类逻辑的核心是:
我不用对我的人生负责,都是别人的错环境的错!
我们把内在的责任感推出去,我们的内心就不用承担那么大的压力和痛苦。这样,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找替罪羊,至少我们以为可以“完全瞒过”我们的内心:
别人必须对我的人生负责!
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承认任何错误,不用面对自己的无奈、卑劣、痛苦、自卑,不用面对“残酷的世界”,我们可以说:都是我爸妈害的,都是老师害的,都是领导害的,都是同事害的,都是老婆(老公)害的...,至于我,那是:善良的、聪明的、勤劳的、大公无私的...
这类人很难“看到真实的自己”,也很难“看到真实的别人”。其实是他们内心“不愿看到”,于是就真的“看不到”了。不管有什么不好,那一定是别人的错或者环境的错。但好像他们很容易“看到”类似逻辑的人,很容易跟类似逻辑的人扎堆抱怨,彼此引为知己。仔细想来,并不是他们“看到”了类似逻辑的人,而是他们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他们彼此抱怨,形成共鸣,每个人只是听到“在别处的自己的回声”。他们是顾影自怜、自己感动自己,最终令自己更加沉溺在自己的逻辑中。
这其实是个幼稚的“逻辑”,也是《金刚经》中所说的“我执”。这种逻辑的形成源于“自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