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高二下学期或高三上学期的时候,筹备高考很紧张,而我似乎进步很大,但也比较疲惫。
有一天我在自习,一抬头,见到前排一个女同学耳朵后面和发际之间,太美了,我砰然心动...
那是1984年的冬天,还不是很开放,我们是省重点中学,同学之间似乎没有谈恋爱的(学校也禁止,男女之间几乎没有讲话的),于此刻,我由此深感生命的无奈,之后又觉得生命苦短且无意义,一想到这,心里马上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地斥责自己:你在想什么,你对得起谁?!
于是马上又硬把注意力拉回来。
不知为什么,从那时起,我非常紧张时间的流逝,常常因此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种心理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快乐的时候,我总希望延长,一直看着表,希望留住这个时光,但欢愉总是很快过去;在困苦的时候,我总希望尽快过去,一直看着表,但总是无比漫长。
这使我形成了生活悲剧感。
我拼命注意时间,但又留不住,形成了我总在犹豫的性格,此刻该干什么最好,太执着反而不知所措,担又恨自己犹豫不决的性格,有时反而草率做事。所以我总在犹豫与草率之间摇摆。
最大的毛病在于我太注重时间,反而无法沉浸在事情当中,心理总在人生苦短上纠缠,反而享受不到生活本身。有时有一种虚无感,仿佛没有真正活过一样。
同时产生了一个副产品,就是我太关注事情的结果,但享受不到过程的美丽,而没有好的过程,往往结果不好。
这又使我产生另一个副产品,容易沉溺感官,但沉溺后又产生羞耻感。
应该感谢这次挫折,是我无法挣脱,反倒产生了觉知。
时间的流逝是宇宙之常,执着无用,倒是要活在当下,放下了反而成为生活的主人。
今天坐禅,忽有所悟,觉得时间本是人造出来的东西,本来没有,何必执着?当生则来,当死则去,心得到自由。
这是不是如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