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一次课间休息,我们一帮孩子玩,其中一个同学捡起一只地上的死麻雀,扔向另一个同学(好像叫少文),正好打到他鼻子上,大家都笑了。
少文也跟大家一起笑的很开心,这时我们发现少文流鼻血了,一个同学指着少文说:“哎呀,你流鼻血了!”,少文一摸鼻子,手上有血,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好痛啊。
那时候是秋天,空气比较干燥,鼻子一碰是容易流鼻血,我们知道流鼻血是不痛的。刚死的麻雀是不硬的,从少文当时的反应可以看出来,打到他鼻子他没什么感觉,和我们一起在笑嘛。但是,一见到别人的惊慌和自己的鼻血,马上就哭起来,还说很痛--我相信他见到自己鼻血是很痛。
为什么被麻雀打到不痛,见到血就痛呢?
还有一个经历:
小时候我常生病,生病后比较难好,于是就得打针。打针是比较痛的。我爸常在我打针的时候鼓励我说:男子汉,不怕!说完我更怕了。
怕就会紧张,紧张就更痛。
我爸又说:“哪里会痛,一点点,哭什么,没出息”。
于是我就强忍着,不敢哭,这时我有点恨自己,怎么这么没出息。
但是,依然痛啊,我都怀疑自己有点不正常,我是不是对痛过敏?
大学时,有次打针,医生跟我很熟悉,他一边消毒一边跟我聊天,棉球在我屁股上滑来滑去,有点痒丝丝的,我一直有点担心是不是很痛,但医生对我说:“不急,我们聊聊,多消会毒。”
过了一会,医生对我说:“好了。”
我吓了一跳,什么时候打的?
医生说:“我知道你怕打针,就有意转移你的注意力,其实打这种针对你这个年龄不是十分痛的,你太紧张了。”
从此,我不怎么怕打针了。
后来还打了很多次针,这时我知道打针是有点痛的,但没办法,我得接受,接受之后我发现其实没什么,就一点痛而已。
痛是我们动物的防御机制,告诉我们离开伤害源,打针是为了保护我们消除更深的伤害源。但我们往往会执着于这个防御机制而不自知,并由此生出对疼痛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加剧了疼痛。
我爸说不要怕痛,我更执着于痛;我爸说男子汉哭很丢人,使我除了痛之外,还增加了羞耻感,这种羞耻感增加了我的痛感;我爸说别人都不痛,使我怀疑自己的感觉;我爸说你看别人在看呢,这是使我更难堪,同时更怀疑自己的感受。
类似的事多了,我常怀疑自己的感受,总在想别人怎么想。
后来的事使我想:1、是不是我对痛的害怕导致我更痛,而后者对我的伤害更大?
2、是不是我总在迎合别人以至于我迷失了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