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爱相守——电影《心灵渡口》观后感

(2010-11-18 20:49:08)
标签:

杂谈

    一间破旧不堪的小木房是教室,不同你年级的学生挤在里面上课;一根长长的木杆绑上一块破破烂烂的木板便是篮球架。同学们每天放学都得由老师用一艘小木船送回家中。可就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中,那位刘老师坚持了三十多年,始终不渝,就如同扎根在西北大漠中的胡杨树,经受着北风与沙尘的洗礼,依然泰然自若,生根发芽。影片中,从上海赶过来看望刘老师的顾晓霖,仿佛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在她身上重现了当年刘老师在面对是继续坚守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还是回到繁华的城市去寻找自己曾经失去的生活之间时的踌躇。最终她也像当年的刘老师一样选择了前者,这是因为她那片土地的热爱,是因为她对那群正在那片土地上茁壮成长的孩子们爱得深切。

    整部影片都充斥着暖暖的爱。刘老师因为对孩子们的爱,而最终选择了留下,在那间简陋的教室里与可爱的孩子们相守,三十年如一日,风雨兼程,饱经磨难;孩子们因为爱知识,爱自己的老师和集体,不管家中再穷,学习环境再差依然和老师以及自己的同学相守,一起嬉戏,一起学习;顾晓霖因为对潘岳的爱以及对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的爱,依然决定留下来与孩子们一起相守;造孽老汉因为对刘老师的爱,三十年一直默默地守在刘老师的身旁。

    而这些爱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如此,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我们的学生。孩子们一度误解顾晓霖在欺骗他们而以不完成作业来表示抗议。如果一个教师无法再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他(她)的教学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就如同在足球比赛中,如果教练失去了球员对他的信任,那么他的战术安排是不会被球员们去贯彻实行的。著名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一位学生卡拉巴林,在回忆马卡连柯怎样教育他们的时候,说到马卡连柯如何尊重他信任他,使他深受感动。卡拉巴林曾经有一次问马卡连柯:“请您直直爽爽地告诉我,您相信我吗?”马卡连柯以诚挚的语言回答了他,使他很感动。他走出办公室就情不自禁地高声唱起来:“高山脊后,飞出一群老鹰,它们边飞边叫,寻找着美好的生活。”这歌声标志着马卡连柯用尊重和信任医好了他那受伤的翅膀,使他懂得了人的尊严,认识了人的价值,满怀着信心地翱翔于祖国的万里蓝天,并后来成了马卡连柯的可靠的继续者和得力助手。影片中,顾晓霖后来在课堂上答应孩子们刘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她什么时候走,教室中重新想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影片中水生几个孩子抢走了郭小菊的课本,东东跑去告诉了顾晓霖,顾晓霖看到后并没有对水生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和他们讲道理。教师想要学生能够配合自己的教学,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我想告诉你,年轻的朋友,一个机器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教育秘诀。……这个秘诀就是: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它是“进取”、“向上”的动力之一。一般来说,儿童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别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有些后进的儿童,或因不被人尊重,或担心不被人信任,其自尊心尤为强烈。他们往往由于身上的种种缺点和恶习,受到人们的歧视和嫌弃,失去了人们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其中也包括自尊心受到伤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而形成一种自尊和自卑畸形结合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与常人之间在思想感情产生隔阂、对立,甚至对别人向他们所表示的善意也抱着猜疑和抵触的态度,以至横下一条心,来个破罐破摔,逐步沉沦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决非一般的说教,粗暴的训斥,简单的处罚所能奏效的,只有帮助他们解除思想负担,医治他们受了伤的自尊心,消除他们心理的上的隔阂,沟通情感交流的渠道,才能使他们振作精神,挺起胸来,获得和珍惜人的尊严。这样才能使他们对教师产生爱戴崇敬的心情,才能敞开心扉,任教师用灼灼真情去矫正他那扭曲的心灵。

    因为有爱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意义,因为有爱我们的学生才会变得活泼可爱,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一起相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