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2013-08-01 09:58:58)
标签:

屐痕处处

分类: 屐痕处处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铜雕大师朱炳仁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浙江山水——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



“江南铜屋”坐落在杭州历史古街——河坊街上,亦称“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铜雕大宅。

朱炳仁,1944年生。清同治绍兴“朱氏铜艺”(被国家内贸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四代传人,其突出成就在于铜雕建设领域的贡献。中国现代铜建筑的三大开山之作:杭州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均出自其手,无愧为一代宗师"

2002年开始,朱炳仁及子朱军岷集五代人的艺术精华、倾其所能,澄清心虑,规天矩地、铁魂铜魄,画栋雕梁,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交融和合,承建了三千平方米的居民大宅,即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此铜雕博物馆内陈设朱炳仁大师的艺术作品,有铜书画、铜壁画、熔铜艺术、铜建筑艺术、佛教文化等等,廊韵无边,艺海浩瀚。

沿着华美的廊道,进入江南朱家铜屋,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铜艺术世界。

博物馆整体风格以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加以呈现,除地面外,门、窗、屋面、立柱、家具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且所有的装饰,全是用铜手工打造而成的。这里有世界上第一套全铜家具,桌椅板凳、屏风摆设、门窗砖瓦,应有尽有,目不暇接。回廊穿连,厅楼叠筑,铜光闪烁,古朴华贵,共耗费原料铜数百吨,被誉为“江南铜屋”。

西方三圣,就是我们经常所看到的,佛像里面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我们看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在中间,东边是观音菩萨,西边是大势至菩萨,所以在我们地球的东方,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南海普陀山,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西方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

琳宇厅陈列的是朱炳仁大师担纲的经典铜建筑之模型,这些铜建筑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道风景,美轮美奂。图示为峨眉山金顶金殿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做功考究,门窗可活动,精美无比。工艺之精湛,可谓巧夺天工。精妙大气,活灵活现,独具山河气吞之势,令人叹为观止。金碧辉煌之间,传达的是建筑蕴涵的文化,渗透着铜建筑的个性特点,发扬着民族的精华和传统;使得建筑也像优秀的古典诗词一样充满诗意,并有机地融入世界文化,焕发出奇光异彩。富丽堂皇的雕花天顶,华美别致,八面玲珑,流光溢彩之间凝古韵雅合之气。朱颜雕栏,彩箑云窗,古色古香,正是“秋山晴雨闲吟处”。轩窗半倚凭阑望去,鳞次栉比,“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

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铜文化艺术为宗旨,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及其子朱军岷集五代人的艺术精华、倾其所能,澄清心虑,规天矩地、铁魂铜魄,画栋雕梁,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交融和合,成就于三千平方米的居民大宅中。

方圆穷金石之丽、纤粗尽凝脂之密,这座世上仅有的江南铜屋,在不断的修缮和保护中,必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传世瑰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