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2013-03-07 09:58:58)
标签:

古彭新徐

分类: 古彭新徐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网友刊发的李家大楼旧照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建楼初始时的水磨石地面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楼墙体厚度达40多公分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依然完好的老墙面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惨不忍睹的户部山李家大楼



李家大楼,被称作“徐州第一楼”。 大楼建在民国时期,有中西合璧的味道。其主人李华甫是清朝末期一位有名的商人,家储甚丰,后弃商从政,有了一官半职。定居户部山后,买了王天元的竹园建起了徐州第一座楼房。当时,徐州还没有会盖楼房的工匠,李华甫便差人到建筑业发达的青岛请了一位工程师来指挥。大楼和临街房的用料均选上等石砖。那时还没用上水泥,粘砖用的浆剂便使用糯米汤与石灰的混合物,建成后的墙体坚固丝毫不逊于现代建筑。

李家大楼一竣工,城内外的居民便如赶会一样纷纷涌到李家大门口,观赏这徐州建筑史上的奇迹。从彭城路一入崔家巷,那气势恢宏的门楼便扑入视野。门楼中间高,两侧低,叫做“一高两低门楼”,也称虎坐门楼。门楼高出的一块呈半圆拱形,前面雕花,饰以重彩。拱形两边各有一块长方形砖柱,柱上置铜质花盆,花盆里栽着常青植物。

从门楼进入院子,一眼便能看到那被称作徐州第一楼的主体建筑。这座大楼两层楼房,小瓦覆顶,雕檐画栋,端庄肃穆,气派非凡。大楼面北背南,有拱形大门直对着门楼的入口。进得楼来,但见宽敞的空间被松木板隔成若干区域,楼板和楼梯皆为厚度适中的松木所制。脚踏上去,咚咚作响,让人想起中国民间庆典的鼓声。站在二楼上隔窗眺望,门楼两面一字排开七间堂屋,那是主任待客休息、与客人座谈的客房。堂屋两边各有一间厢房,供佣人起居。客房前面有回廊相通,回廊外围有木棂花窗可透视院内的景致。院子地面全部铺以优质水磨石板,光洁照人,平滑如水。李家唯一的小姐就住在二楼上。

如今,走进昔日辉煌的李家大楼,你会愕然地发现这里满目疮痍、破败不堪,道路两边到处是乱搭乱建的建筑和乱堆乱放的物品,简直就是进入了“贫民窟”。

一位在此居住50年的居民对园主说:二楼处,原有木质阳台环绕楼体,伸出宽度达一米七、八,就是现在,这个宽度也是少有的,可沿着阳台走到二楼外围的各个房间,后来被拆除了。楼里地面和楼外阳台下的楼边,都铺有优质的水磨石地。他指着残存的水磨石说,现在看水磨石质量依然很好。他还介绍说:李家大楼的大门楼也是改建过的,整体往后撤了好几米,门两边的柱子原是石质的,现是水泥的了。这里原来李家一户,现在居有八九家,成了大杂院。

李家大楼解放后房产被政府没收,一些无房的“穷小子”们喜滋滋的被安排进去居住。“穷人”虽然住进了“富人”的房子,但几十年来,“穷人”们依然没能富有,反倒把富人的房子弄成了“贫民窟”、“难民营”,个中原因,令人颇费思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