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崮岘的“故”事

(2012-12-24 09:58:58)
标签:

访风问俗

分类: 贾汪风情

http://s9/middle/6d495b39hca456c8691f8&690

http://s3/middle/6d495b39hca456d440ed2&690
                            
http://s4/middle/6d495b39hca456e6f2493&690

http://s3/middle/6d495b39hca456f5c9642&690
                               石墙、小瓦,如今这样的老房子在崮岘都少见了。


http://s4/middle/6d495b39h7aa08b36c2f3&690
                                   双眼井,从井绳磨痕可看出历史。


http://s12/middle/6d495b39h7aa08b44687b&690

http://s11/middle/6d495b39hca45712e319a&690

 

                                            废弃的石磨盘


http://s2/middle/6d495b39hca4577cbc4a1&690

 崮岘的来历

崮岘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它是全贾汪最大的村庄。始建年代无法考证。南朝(公元467年)时为永福县城。最初隶属建昌郡,后来属徐州彭城郡,县城驻址即今崮岘一带。古县城在四山之中,地势险要,加上四周林木茂密,易守难攻。宋辽时期,崮岘一带曾为宋军的一个基地。后来因暴发山洪,城池被毁,现崮岘南尚可发现古城遗迹。因为县城消失较早,亦被称为故县,后逐渐演变为崮岘。1941年至1942年,滕县第九区(崮岘区)曾驻崮岘乡。1948年崮岘划入阎山乡,乡政府驻崮岘。1958年划入大泉乡(现贾汪镇)。

 

 

http://s12/middle/6d495b39hca457b72f15b&690

http://s8/middle/6d495b39hca457bca2fc7&690

一棵700多年的老槐树  

崮岘村中路旁有一古槐,经徐州煤干校派员测量两次,距今约730年,实属金末元初栽树。由于古老,树心空,树身脱落枯死,树枝干掉变矮小,只有重发枝条茂盛。附近村民常常在古槐树下消夏过夜。以往,应征入伍的新兵离开家乡前,经常在古槐前举行告别仪式。古槐树是崮岘的标志,更是游子们眼里家和根的象征。200667月份,被龙卷风摧毁。倾倒的大槐树虽然只剩外壳,但多年的雨林日晒并未完全腐沤,依然还是那么坚挺。就在古槐生长的地方,后来冒出一窝小槐树,续写着生死恋歌。

 

http://s2/middle/6d495b39hca458076db21&690
                                         这棵银杏树已90多岁了


天主教堂的一株银杏树

清朝末年,德国八神甫来到崮岘传教。先在村南头自买地盖了间小楼房,后因教徒发展,于民国十年左右,在村中间购买一亩多地,建筑了一座大门朝北,有堂屋7间、东屋3间、西屋3间、南楼4间,上层还有一独间楼的正式教堂。院内栽有银杏树1棵、丁香树4棵。大门口路北建有花园一个,拉上院墙,派中国和德国修女2人管理,教堂由德国八神甫一人总管。教堂内设有圣台、跪台、弥纱,圣台上有檀香炉一个,两边竖蜡烛一对,圣台后竖圣像,大门口挂铜铃一个。整个建筑为石头墙、小瓦顶结构,院内搭配适当,结构严紧。由于崮岘天主教是中心点,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等四大聚会活动,周围好几十里,甚至山东涧头集一带教徒,计有百余人参加。后因八神甫犯错,被国民政府法办,天主教堂停止了活动。1930年左右,虽然又来了一名神甫主管,终因发展不起来教徒,将教堂于1938年迁往贾汪现北宿舍,遂将7间屋和一个院墙的石头一同拉走。余下房屋改成学校使用到1982年,学校迁往村外后,房屋被大队变卖给私人,改成住房。现此处仅剩一棵高十余米、直径70多公分的银杏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