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2022-03-24 06:04:22)
标签:

育儿

文化

情感

教育

时尚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张晓华  /记者朱文新 

江西省万年县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中国淡水珍珠之乡和中国红豆杉之都,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现辖66乡和4个管委会,人口43万,江西省万年县人民淳朴、善良,生活幸福指数节节高,万年绿水青山,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多年来,江西省万年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城乡同步,不断深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彰显了新形势下新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广阔的前景。

一、基本情况

(一)思想重视,创建取得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江西省万年县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促农增收的强力措施。近年来,江西省万年县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江西省万年县创建省级文明乡镇2个,文明村2个。

(二)强化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江西省万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近年来,狠抓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培训,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00场次,培训农民3万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组织开展乡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民群众科技培训800余场次,培训3万余人次;以“民心讲堂”的形式对全县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纪律、文明礼仪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印发科技宣传资料10.2万份,技术培训覆盖农户达90%以上,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文明水平。

(三)以创评为载体,催生农村新风尚。江西省万年县委、县政府把“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实施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推进全县“星级文明新用户”创评活动,并依托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完善文明创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切实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道德自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过去“要我文明”为现在的“我要文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四)开展文化活动,建设“快乐驿站”。江西省万年县各级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民间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机制,扶持鼓励农村举办各种活动。全县12个乡镇中有12个建成了设施较为齐全的文化活动站,103个行政村建起了具有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建设“农家书屋”12个。充分利用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节假日,以“告别陋习·文明祭奠”“迎中秋·庆国庆”“中华经典诵读”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文艺表演、晚会和经典诵读等活动。

二、存在问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一个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集镇首当其冲要对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又要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由此,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新型农民也要随之转变。社会是不断进步,经济是不断发展,人文需要和谐。最近通过调研,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近几年来富有成效,有力的推动了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今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不负万年。下面将调研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如下:

(一)认知有偏差。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幸福的指数温暖着每一个老百姓的心,生活环境是绿水青山,村庄建设逐步向秀美乡村迈进,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在调研时发现,由于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土地流转,良田承包等多方面因素,留守在家的老百姓已无所事事,打牌、聊天、散步是他们每天必须的生活方式,对组织参与文艺活动,提高精神文化方面,思想上没有主观能动性,即认识不足,觉悟不高,积极性落后。因此,组织群众转变观念,提高意识,消除陋习,积极参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彰显农村生机活力,推动人文精神向前迈进是当务之急。

(二)基础较薄弱。通过调研,大多数村委会均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有的还涵盖到自然村,有的村已配备了文化设施器材,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有的乡村硬件建设投入少,设施老化,无法发挥作用,一些乡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形同虚设,没有开展正常的活动。目前,江西省万年县各乡镇投入上主要以“送”为主,即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创建工作缺乏吸引力,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三)覆盖不均衡。由于区域和交通等优势,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对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一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县城区所在地----陈营镇,经济基础好,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也就高,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丰富,软硬件设施明显较强,反之有些经济基础差的,对乡村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村民的文化生活及文化设施等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创建不常态。虽然各乡镇都设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机构及专职人员抓创建,但因各种原因,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不经常,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

三、措施与建议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突出培育新农民、形成新风尚、拓展新阵地、建设新文化、创造新环境等重点内容,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完善措施,自上而下,正确引导广大农民以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深入。

(一)进一步加强村民教育,提高意识,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站(室)、文化广场、文化走廊(文化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经常性形势政策教育,以培养新农民、培育新风尚作为重要目标,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引导农民更好地认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消除陋习,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载体,完善工作机制,高位推动,积极引导开展文化活动,同时扎实深入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县乡村坚持把文明乡村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文明乡村创建工作机构和经费保障机制,配备专职人员,确保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广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活动,加强绿化建设,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文化,深入开展。着眼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生产推广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提供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的文化服务。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要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送戏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婚育新风进万家、“绿色”电脑进农村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四)进一步广泛开展文明乡风评议活动,选树典型,弘扬典型。进一步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的作用,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乡风文明。广泛开展争当“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妯娌、好邻居”和“星级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主题评选活动,挖掘选树好人事迹,不定期举办“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在群众身边立标杆、树楷模。使创评成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的有力手段和重要抓手,带动农村社会风气整体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