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殷贤华短篇小说《扶贫锦囊》转载于《小说月报》2021年第9期“报刊小说选目”

(2021-08-30 10:07:05)
标签:

文化

热搜

排行榜

新浪博客

殷贤华

分类: 殷贤华作品“被转载”
《小说月报》2021年第9期目录
及“报刊小说选目”部分目录

殷贤华短篇小说《扶贫锦囊》转载于《小说月报》2021年第9期“报刊小说选目”
殷贤华短篇小说《扶贫锦囊》转载于《小说月报》2021年第9期“报刊小说选目”

短篇小说

迟子建喝汤的声音

(选自《作家》2021年第7期)

裘山山路遇见路

(选自《解放军文艺》2021年第7期)

马金莲落花胡同

(选自《长江文艺》2021年第8期)

第代着冬逢场作戏

(选自《安徽文学》2021年第7期)

一去背牛岭

(选自《民族文学》2021年第7期)

伟健身兽

(选自《青春》2021年第7期)

杨知寒水漫蓝桥

(选自《人民文学》2021年第7期)

 

中篇小说

董夏青青冻土观测段

(选自《收获》2021年第4期)

胡学文跳鲤

(选自《花城》2021年第4期)

姚鄂梅背风处

(选自《当代》2021年第4期)

榕苕面窝记

(选自《飞天》2021年第6期)

 

报刊小说选目

长篇小说

2021.3(双月)

北流

洛城花落 周大新

2021.4

十三根金条 张品成

2021.4

囚徒

……

一枚党徽 李康平

山还是那座山 徐亚娟

扶贫锦囊 殷贤华

护送

 

数字报刊链接:https://view.inews.qq.com/a/20210827A021H700
附:

扶贫锦囊[短篇小说]

 

殷贤华/文

 

(一)

 

“当官的,我活不下去了,你无论如何得帮我办上低保!”当青山镇政府扶贫办工作人员小李把我介绍给姚德彪,姚德彪极富挑衅意味地指着我的鼻子,粗声粗气说的第一句话。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姚德彪家。

我的心咯噔一下。

我打量着这位贫困户。他身材高大,体型彪悍,壮实得像一头牛,完全是个响当当的农村劳动力。

但他的手出卖了他:他的手太过于白嫩平滑,跟平时我们见到村民劳作的手,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穿着也出卖了他:破旧的衣裤上,皱褶连连,脏渍斑斑,发出些许莫名的臭味,看来很久没有换洗了。

我一下子想起小李临行前对我说的一句话:姚德彪的问题,一个字可以归纳,懒!

我仔细打量着姚德彪所居住的环境。这里三面环山,树木葱茏,花香鸟语中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乡土味。夕阳斜照在不远处的小溪上,发出耀眼的鳞光。梯田与菜园交错,芦苇与野花映照,好一派迷人的乡村景象,这是我们城里人多么向往的地方!

然而再打量姚德彪的家,不禁让人皱起了眉头:房前屋后垃圾成堆,床上像狗窝一样乱;灶台上剩菜剩饭没有遮盖,蚊子乱飞……这一切,都跟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极不协调!

我猛然想起小李临行前对我说的另一句话:姚德彪的问题,如果用四个字归纳,那就是——懒到极致!

 

(二)

 

第二次去姚德彪家,我给姚德彪送去了一些生活用品,我还带去了自己换洗的衣物。

踏进门,我对姚德彪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姚,作为你的帮扶人,为了增进了解,我想和你同吃同喝、同住同劳动几天!”

姚德彪眼睛睁得像铜铃,不相信地问:“当真,没开玩笑吧?好多干部到我家都捏着鼻子,不敢坐板凳,不敢喝一口水,你敢和我一起吃饭睡觉?”

我指了指我带来的装有衣物的包裹。我注意到,姚德彪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我。

我给姚德彪耐心地宣传开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方针政策,姚德彪抽着劣质的香烟,只是哼哼哈哈,不时应付性地点点头,看样子他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留在脑子里,根本没往心里去。我按捺住心里的火气说:“算了,说得再多,不如实干。咱们现在就开始打扫清洁卫生,以实际行动整治人居环境!”

说干就干,我马上扎起袖口,开始清理垃圾,姚德彪在旁边看着,一副毫不相干的样子。我沉下脸,加重语气问:“老姚,还站着干嘛,这究竟是谁的家呀?”姚德彪这才慢吞吞地干上了。

忙了一整天,累得我腰酸背痛,总算把姚德彪家的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望着一排晾晒的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裤和蚊帐被褥,姚德彪终于露出了笑容。晚上,盖着我送去的新棉被,姚德彪高兴地说:“当官的,这棉被真暖和,你以后多送点来!只要我用得着的,都可以多送点来,嘿嘿!”

我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回答说:“我不是当官的,我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普通干部,你叫我小殷或者贤华、华华就行。要想脱贫致富,不能靠别人送,不能等靠要,应该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

第二天,我叫姚德彪领我去看看庄稼,姚德彪伸个懒腰说:“年轻时养过猪,后来不干了。我很多年没有干过农活了,哪来的庄稼?”

我一听愣了:“不种庄稼,那你吃啥?”

“靠村里的救济呀,靠左邻右居施舍呀,靠打麻将赢点呀,”姚德彪不紧不慢回答,“所以我说活不下去了,你无论如何得帮我办上低保!”

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懒到极致”,我气得说不出话来,当即抓起我的包裹回了城。

 

(三)

 

舅公生日,我陪他老人家喝酒,舅公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关切地问:“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说来听听,看舅公能给你支招不?”

我一听不禁拍了下脑瓜子,真笨啊!从小到大,我遇到烦心事都喜欢向舅公请教,这回怎么忘了?舅公在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大半辈子,对农村工作再熟悉不过了。于是,我把自己的帮扶对象、扶贫情况详详细细给舅公作了介绍。

舅公放下酒杯,轻言细语给我讲了大半天的话。我不住点头,茅塞顿开。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句话是:“我送给你两个扶贫锦囊,一个叫扶志,一个叫扶心!”

我再次赶往旮旯镇,通过走访姚德彪居住地大兴村村民,详细了解姚德彪方方面面的情况,比如学习教育、性格爱好、对人处事、人际交往等,分析他致贫和打光棍的原因。我还走访了姚德彪曾经要好的同学、朋友以及姚德彪追求过的女同学李桂兰,了解到他们与姚德彪多年未曾联系。我来到大兴村村委会,与村干部一起探讨帮扶姚德彪良策。“姚德彪人高马大、身强力壮,却不想干活,一门心思申请低保,别说村委会不同意,村民也不会同意。”村长感叹道。

我感觉肩上有一点沉,我长呼了一口气。我望望村委会办公室窗外,一棵枯树枝上正发出嫩的芽儿,我想起舅公给我的锦囊。

 

(四)

 

我抓起包裹,再次来到姚德彪家。才不过一周时间,姚德彪屋内又恢复了脏乱差的老样子,但我没有生气。

踏进门,我对姚德彪说的第一句话仍然是:“老姚,作为你的帮扶人,为了增进了解,我想和你同吃同喝、同住同劳动几天!”

姚德彪眼睛睁得像铜铃,不相信地问:“没开玩笑吧,我家没活可干,劳动啥?”

我笑了笑,说:“你家屋后是一大片树林和空地,完全可以搭个猪场喂猪,干你的老本行呀!”

姚德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我很多年没有干过农活,干不了!”

第二天,村干部来到姚德彪家,安排姚德彪参加“新农村一日游”参观活动。姚德彪本不想去,但听说凡是参加活动的都有误工补助,有肥皂、洗衣粉、色拉油赠送,有点犹豫起来。我鼓劲说:“旅游不花钱,还拿补助和生活用品,这么好的事情,怎能拒绝呢?我陪你去!”姚德彪这才答应下来。

村里组织的“新农村一日游”活动,其实就是组织一批贫困户,到本镇或者周边乡镇参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脱贫致富示范户等,以激发贫困户向先进学习的内生动力。为了组织好这场活动,村里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有的贫困户自尊心极强,而有的贫困户自暴自弃,都是一点都不愿意到脱贫致富示范户家中去的,村里就承诺凡是参加活动的,有误工补助拿,有肥皂、洗衣粉、色拉油赠送,这才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再比如,为了达到示范教育效果,村里早给脱贫致富示范户做足了功课,要求脱贫致富示范户现身说教,点对点做好贫困户启发教育工作。因此在村里精选的参观点中,其中就有姚德彪的老牌友杜大条、老同学肖扬和女同学李桂兰的家。活动中,姚德彪看着他们家漂亮的房舍、高雅的家具、干净的庭院,表情非常复杂。特别是见到丧偶的李桂兰,一个女人独自撑起一个亮丽堂皇的家,不禁竖起大拇指说:“桂兰,你真行,我比你差远了!”

杜大条、肖扬和李桂兰都和姚德彪叙旧拉家常,临别时三人都与我会心一笑。

姚德彪回到家,一直抽闷烟,不说话。我一点也不急,等他先开口。

“殷所长啊,”姚德彪第一次称呼我的职务,“杜大条和肖扬以前比我还混,没想到现在过得这样好。桂兰当初拒绝我是对的,我一个大男人,连她都比不了。”

我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说:“我已经了解你的情况。你本来想勤劳致富,哪知道一场猪瘟,让你血本无归,债台高筑。加上李桂兰另有所爱,你求婚失败,就破罐破摔,成了现在这样子。你正当壮年,完全可以东山再起!”

姚德彪抬起头,但眼神马上黯淡下来,不停地摇头说:“算了算了,我一大把年纪了,就这样过,挺好的,挺好的……

除了体会到了什么叫“懒到极致”,我又体会到了什么叫“恨铁不成钢”,我气得说不出话来。但我没有抓起像上次那样,抓起我的包裹就回城。

那一夜,姚德彪不是呼呼大睡,而是辗转反侧,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有所触动,“新农村一日游”参观活动的效果还是有的。姚德彪现在缺的,是一根火柴,一根划燃生活斗志的火柴。或者说,姚德彪现在缺的,是一把火,一把烧旺希望和梦想的大火!

那一夜,我彻夜难眠,我一直在琢磨舅公给我的锦囊。我在微信上跟县扶贫办主任联系,请他推荐全县最励志的脱贫户对象,最好是养猪脱贫户。

 

(五)

 

我把姚德彪带到了全县最偏远的旮旯乡,来到一户农家,一座漂亮的小洋楼前。

这里跟姚德彪家的自然环境特别相似:三面环山,树木葱茏,花香鸟语中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乡土味。午后的阳光照耀在不远处的稻田里,微风中发出耀眼的鳞光。果园与菜园交错,菜花与野花映照,好一派迷人的乡村景象!这户农家屋后,也是一大片树林,但搭起了一个大猪场,里面传来一阵又一阵猪争食的声音。

农家的主人古大刚从猪场出来迎接我们,然而他是用手走出来的——他没有双腿,他是残疾人!闲聊中得知:他不但是残疾人,还是个孤儿!然而苦命的他,现在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他还带领一群本村的十几家贫困户一起养猪脱贫呢!

“我养猪的艰辛,我不想再回顾了,我品尝过好多次失败的滋味。但我在政府的关心下,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想只要是个男人,就绝对不会被困难吓倒,”古大刚顿了顿,“除非……

“除非什么?”姚德彪好奇地问。

古大刚斜眼瞟了瞟姚德彪,鼻子里哼了哼,不紧不慢回答“除非我承认自己不是男人!”

……

姚德彪回到自己家,一直抽闷烟,不说话。

我一点也不急,等他先开口。

姚德彪缓缓抬起头:“杜大条和肖扬以前比我还混,没想到现在过得这样好。桂兰当初拒绝我是对的,我一个大男人,连她都比不了……现在,连残疾人都比我强,我还算是个男人吗?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姚德彪这样复杂的眼神:似乎有痛苦,有迷茫,有无助,有希望。

我轻轻在他肩膀上划了一下,我感觉自己是在划燃火柴。我坚定而严肃地回答:“你当然是个男人,而且是个健康有力的壮男人!”

姚德彪一下子握住我的手,我能通过这手感觉到他的身体在颤抖。他提高声调问:“殷所长,我身无分文,请您教我怎么东山再起?”

我再次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拍着胸膛说:“有党的好政策,有政府支持,有杜大条、肖扬、李桂兰和我等关心你的人支持,相信一定能成!”

姚德彪的眼睛亮了一下,又亮一下。像一颗流星无声划过,带着光,带着印记……

 

(六)

 

说干就干!姚德彪的简易猪场搭起来了,资金是我垫付的。

说干就干!二十二头仔猪进了姚德彪的猪场,仔猪是我联系仔猪交易市场买的,资金来源于杜大条、肖扬、李桂兰的借款。

镇畜牧站技术员来了,指导姚德彪养猪技术;镇经发办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来了,核实产业发展项目并给予扶持资金;镇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来了,核实免息扶贫贷款项目;左邻右舍来了,出力的出力,献策的献策。大家都说:姚德彪变了……太阳照进姚德彪的猪场,到处都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半年过去了。姚德彪家的二十二头仔猪全部长成大肥猪,卖了十三万余元,除去还款和各项开支,还结余五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猪去圈空的那一晚,杜大条、肖扬、李桂兰和我,都陪着姚德彪喝醉了。我们庆贺姚德彪创业的成功,我们也为自己照亮别人、成就自我而喜悦。姚德彪一边擦眼睛一边给我们敬酒:“不好意思哈,我眼睛好像进了点沙子……

当我再次来到姚德彪家,准备商议新年购买仔猪事宜,姚德彪兴奋地握住我的手,说:“桂兰昨天单独来看我了,我,我要继续努力!谢谢您殷所长,是您走进了我的内心,让我恢复了志气和勇气!”

我猛然想起舅公给我的锦囊,这真是扶贫的锦囊妙计啊!

“我生活得很好,我向您保证,我再也不会提低保的事情了,我要给桂兰好的印象、好的生活!”姚德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得那么腼腆,而又那么幸福!

一阵清新的乡风吹过来,真是沁人心脾,让人浑身舒畅。我知道,乡村振兴的光明路,就在前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