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贤华小小说《官场不是战场》(外一篇)发表于《南山风》双月刊2015年第6期

标签:
文化文学小说排行殷贤华 |
分类: 殷贤华发表作品 |
官场不是战场[小小说·外一篇]
殷贤华/文
张小明大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国土局,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
莘莘学子考公务员,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容易呀!张小明大功告成,惹得朋友同窗们一片羡慕嫉妒恨。
但大学老师和亲戚长辈告诫张小明说,官场如战场,机关有“机关”,要处处小心,时时留意,多多提防,少说话多干事……
怀着惊喜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张小明踏进机关大门。
张小明被分配到办公室做文员。
张小明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做文员进入角色容易。他不但虚心地向办公室所有同事请教,还诚恳地向全局所有干部职工学习,很快熟悉了单位的文字材料工作。
张小明的文章越写越漂亮,报刊上经常发表他采写的新闻报道以及他替局长代写的领导署名文章。他草拟的总结报告或者经验交流文章,不时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甚至上级主管部门市人事局领导的批示肯定。
虽然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张小明仍然很低调。他默默工作,很少在同事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他觉得言多必失,稍有差错就会传到领导的耳朵里。他平和温顺,见到任何同事都点头哈腰,因为他知道很多同事都有背景来头,自己得罪不起。局机关举办乒乓球比赛,他这个大学里的乒乓球冠军,进入半决赛后就主动输球,让局长、副局长、科长们进入决赛,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跟领导抢风头……
张小明小心翼翼地算计着,揣摩着,不知不觉,平平安安地度过了许多年!
这许多年,张小明成了机关的业务骨干、中流砥柱,领导和同事都喜欢他、离不开他。但是,他身边的同事一个个都提拔了,甚至比他年轻、资历比他浅的,都走到了更高的位置。只有他,原地踏步,还是个普通文员。
张小明叹口气,心想:自己出身贫苦农村人家,既没有背景帮自己撑腰,又没有钱财给领导送礼,得不到提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熟谙了这些道理,自认为读懂了机关哲学,张小明的眼神黯淡下来。他的背越来越佝偻,话越来越少。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丧失的他,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张小明抑郁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事情出现转机是在新年后的一次局班子会议。那天,张小明因为到档案室查资料,经过小会议室,无意中听到局领导们正讨论研究干部人事问题。王局长说:“张小明工作能力很强,我看就把他列为今年培养提拔重点对象吧!”其他副局长纷纷表示赞同。
张小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他觉得自信心和自尊心突然从远方飞回来了,他觉得前方的路充满着阳光!从此,他的脸上总是露出微笑,他和领导和同事开始开玩笑。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不再往后靠,而是大胆处理。他的背越来越直,腰越来越硬朗。领导和同事惊诧于他的变化,都在他面前竖起了大拇指!
半年后,局党组下发基层站所人事调整文件,夹皮沟乡国土所的工作人员张小明任乡国土所副所长。原来,张小明无意中听到的关于培养提拔干部的谈话,这重点对象不是指他,而是指夹皮沟乡国土所的另一个张小明!
这实在是太意外了!
就在张小明感到惊诧莫名的时候,局党组又下发机关人事调整文件,张小明破格提拔。王局长在干部调整通报会上评点说,这些年来,张小明是机关业务骨干,这无可争辩,但大家普遍认为他做事瞻前顾后,胆小怕事,没有担当精神,缺乏工作魄力,不适合走上领导岗位。但最近半年来,大家欣喜地看到,张小明像变了一个人,敢说敢做,敢拼敢干,已经具备做一个中层干部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因此经过局党组研究,决定破格提拔张小明做局办公室主任!
一片掌声响起……张小明的眼睛湿润了!原来,自己处心积虑所经营的处世之道,所信奉的机关哲学,全是错误的!他太后悔了,后悔花了那么多的精力把自己包装成机关的“隐形人”,后悔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去揣摩机关的人和事,而把自己变成了佝偻的小老头!
张小明深深地吸了口气:其实机关没那么复杂!
恩
青山县城关镇熊镇长被提名为副县级领导提拔考察人选。
市委组织部干部考察组张组长一行风尘仆仆,专程来到青山县。
考察组首先征求县四大班子领导意见。
张组长问县委书记: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县委书记呵呵笑:这人不错,挺会来事儿……
张组长问县人大主任: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县人大主任呵呵笑:这人不错,非常听话……
张组长问县长: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县长呵呵笑:这人不错,非常尊敬领导……
张组长问县政协主席: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县政协主席呵呵笑:这人不错,非常乖巧……
张组长很满意,脸上晴空万里。
考察组接着征求城关镇机关职工意见。
张组长问职工甲: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职工甲低着头:这个……我说不好……
张组长问职工乙: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职工乙擦着汗:这个……我不太了解……
张组长问职工丙: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职工丙欲言又止:这个……这个……
张组长问职工丁: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职工丁敷衍了事:这个……领导我有事儿先走了……
张组长很纳闷,脸上晴转多云。
最后,考察组征求群众意见。
张组长问群众甲: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群众甲出了口粗气:哼!
张组长问群众乙: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群众乙也出了口粗气:哼!
张组长问群众丙: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群众丙照样出了口粗气:哼!
张组长问群众丁:“熊镇长这人怎么样?”
群众丁还是出了口粗气:哼!
张组长很不解,脸上乌云密布。
张组长忽然想到,青山县住着自己一位画画的恩师。
张组长登门拜访,恩师大喜过望。
张组长说:恩师在青山多年,县情知根,人物知底,可否告知熊镇长这人如何?
恩师面无表情,沉思良久回答:我送幅画给你,你自己揣摩吧。
张组长接过那画。
但见画上有两物:低处有一只抬头仰望的狗,摇头摆尾,极尽媚态可爱;高处有一只低头俯视的老虎,血盆大口,极尽凶猛吓人……
张组长陷入思索中……
回到市委组织部,张组长郑重其事地在考察报告中写道:建议此人不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