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贤华小小说二题》发表于《柳色》2013年第4期

标签:
科长政绩区委书记发表于来了 |
分类: 殷贤华发表作品 |
链接地址:http://groups.tianya.cn/post-402058-17e394b788bd54aecfa3a624
附:
殷贤华小小说二题 |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4-24 11:32:11 阅读:17次 |
殷贤华小小说二题
汇报是个技术活 李乡长在乡长位置上干了近十年了,多项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始终得不到进一步提拔。眼看着一拨又一拨的乡镇长回主城区做了局长,有的甚至当上了区“四大班子”领导,李乡长开始着急。 李乡长有个老同学,也是本区一乡之长。他比李乡长出道晚,政绩比李乡长差得远,最近却一帆风顺地调进主城区做了局长。李乡长好生羡慕,忙登门拜访,恳请老同学指点迷津。 李乡长说:“老同学,你知道我读书时就是个死脑筋、书呆子。要不是我学历高,区委组织部当年要树几个学者型干部典型,我也当不了这乡长。你脑袋活络,你要教教我,怎样才能回城呀?” 老同学哈哈大笑,说:“哎呀,喝酒喝酒……” 推杯换盏几十个回合,老同学就喝高了。他打着酒嗝,推心置腹地说:“一句话——我经常给区委曹书记汇报工作和思想,曹书记就提拔了我,就这么简单。你不经常跟曹书记汇报,曹书记怎么了解你的工作情况,怎么熟悉你这个人?怎么知道你尊重他呀?” 李乡长瞪大眼睛:“就这么简单?” 老同学点点头:“领导风格喜好各有不同,不好说,不好一概而论,但曹书记喜欢经常给他汇报工作和思想的干部。” 李乡长猛然想起,自己当乡长这么久了,跟曹书记接触时间很多,但大多是开全区领导干部会,单独相处时间极少。曹书记亲自到乡里来调研和检查工作,一年也只有一两次。工作中有什么问题,李乡长一般都采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方式解决,很少去麻烦区领导。有几回主动邀请曹书记来乡里视察,书记都推说没空。也有几次想到曹书记办公室坐坐,但要么没人,要么人多得很,只好作罢。看来,还得把给曹书记汇报工作和思想,列为工作“重中之重”才行! 思想决定行动,李乡长不时到区委大院曹书记办公室门边守候,可书记太忙,候了几次都没候着。李乡长想,那就晚上来候吧,曹书记不是常常白天跑基层、晚上加班批阅文件吗? 这天晚上,李乡长见曹书记办公室灯光亮着,很高兴,便叩响了门。曹书记打开门,面无表情地问:“啥事?”李乡长赶紧回答:“想给您汇报工作!”曹书记仍然面无表情地问:“是非常紧急的事情吗?”李乡长一愣:“不紧急,不紧急。”曹书记不高兴地说:“你也看见了,我正约谈工作上的事,你换时间来吧!”李乡长往门里一瞧,果然里面坐着人。 李乡长把这事给老同学一说,老同学就数落道:“晚上给曹书记汇报工作,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他主动约谈。白天下基层,晚上约谈,这也是曹书记的工作习惯。他没有约你,你冒失地去,肯定不受欢迎。” 李乡长一拍脑袋,说:“我真笨,那我白天再去侯着。” 这天刚到上班时间,曹书记就到了办公室。李乡长一看机会来了,忙跟了进去。李乡长才汇报了几分钟,曹书记说:“我还有事,你下次来吧。” 李乡长只得退出来,他郁闷地来到老同学办公室,叹口起说:“唉,看来曹书记对我不感冒呀。” 老同学听说李乡长才从曹书记办公室出来,就点着李乡长鼻子说:“你这书呆子脾气还没改!想给曹书记汇报,你先给他秘书通个气,看书记有没有时间嘛。今天上午曹书记要给新开工工程剪彩,要视察学校开学情况,要看望生病的老干部,哪有时间听你汇报?” 李乡长重重地一捶脑袋,说:“我真是笨死了,以后我一定先给秘书联系。” 这天李乡长给秘书联系,运气还不错。秘书说,市领导今天来检查工作,下午三点准时离开。欢送市领导后曹书记没有其他工作安排,可以听取汇报。 下午三点,李乡长准时守侯在曹书记门口。一会儿,曹书记果然回到办公室。李乡长清清嗓子,详细地向曹书记汇报工作。哪想到一声不吭的曹书记突然打断他的话,吼道:“一大堆成绩,你是专门来表功的吗?需要区委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你要汇报的!准备好了再来!” 李乡长迷茫地退出门,告知老同学遭遇。老同学摇摇头,怜惜地看了李乡长一眼,说:“今天市领导来检查,听说对区委工作很不满意,市领导狠狠地批评了曹书记一顿,曹书记心情很不好。这时候你去汇报工作,当然只有挨骂的份!” 李乡长捶胸顿足道:“没想到给领导汇报工作这么多讲究,罢罢罢,我再准备一次吧!”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从市里传来捷报,曹书记被评为“优秀区委书记”,曹书记心情肯定好。秘书又回复说曹书记当天恰好没有其他安排,李乡长终于逮着了这个最好机会给领导汇报。 果不其然,曹书记笑吟吟地给李乡长泡了杯茶。李乡长清清嗓子,汇报道:“上次书记指示,需要区委解决的问题才汇报,我今天就把我乡几个遗留的老大难问题汇报一下。” 李乡长滔滔不绝地汇报着,没有注意到曹书记脸色越来越难看。最终,曹书记打断李乡长的汇报,说:“算了,你别说了,我会安排区政府的领导来专门调研的。” 李乡长不知此次汇报是好是坏,便给老同学打电话询问。电话那边久久没有出声。李乡长再三催问,老同学只好明确告诉他:“你小子无药可救了!别人给曹书记汇报工作,都是请书记视察、参观、剪彩、题字、做序、颁奖等等,都是爽心的事。可你倒好,汇报前几届区委书记都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这不是给他出难题吗?” 李乡长呆了,电话不知不觉掉在地上…… 不久,一纸文件,李乡长调到离主城区更偏远的一个小乡任调研员。 因病提拔 张三以优异的成绩考调进局机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工作业务,迅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大家都说:这小子有前途。 然而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不少比他后调进机关的同事都提拔了,他还是原地踏步,小科员一个。 有人分析说,这主要因为张三是个直肠子,眼睛里进不得一粒沙子,喜怒哀乐全挂在脸上,这在人际复杂的机关是行不通的。也有人分析说,张三是个急性子,快人快语,得罪了不少人,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张三觉得自己的职场事业很失败,很郁闷。 张三去菜市场买菜,忽然感觉腰被人撞了一下,一个行人从身旁慌慌张张向前跑去。张三一摸口袋,钱包没了,原来遇上了小偷!张三很着急很气愤,连忙追上去,想大喊:“抓小偷啊!”可话到嘴边却发不出声!眼看着小偷跑掉了…… 张三意识到自己的嗓子出了问题,他马上来到医院。专家详细了解了病情,并作了相关检查,肯定地说:“你的声带没有任何问题,你这是患了间歇性哑症。所谓间歇性,就是只有在你很着急很气愤的时候才会发作,无伤大碍,你只要放松心情就行啦!” 张三看病回来,刚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同事小李在说他的坏话,张三很着急很气愤,一下子冲进去,本想大骂小李一顿,可话到嘴边却发不出声。张三只得涨红了脸,默默地回到办公座位上。小李尴尬地笑笑,连忙跟张三道歉。 过了几天,张三被马副局长叫到办公室,马副局长很生气地说:“你写的什么学习心得文章?怎么跟王科长写得一模一样?王科长说上周他就写好了,你这不是照抄吗?不像话!” 张三一听很着急很气愤。张三有写学习心得文章的习惯,写好后就挂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次的学习心得文章,也是在领导布置任务后,第一时间就写好了,怎么可能去照抄王科长的文章?一定是王科长到自己的博客逛过,然后顺手牵羊剽窃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张三涨红了脸,想大声争辩,可话到嘴边却发不出声!张三鼻头一酸,掉头退出马副局长办公室…… 就这样,因为患上间歇性哑症,张三受了很多委屈。但他没有办法,只能默默忍受。年终评优,业务精湛、成绩斐然的张三没有评上,孙局长以为张三会大闹一场,结果张三很沉默,孙局长感到很意外,很惊讶。大家都说张三变了,变沉默了,也变成熟了。 年后,局里人事变动,拟新提拔一批干部。大家都一致推荐张三,说张三早该提拔重用了,包括小李、王科长、马副局长、局长都这样认为。于是张三成为张副科长。 后来,张三又先后担任科长、副局长,一直做到局长,事业一帆风顺。但他的间歇性哑症却再也没有治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