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贤华小小说二题》发表于《周口人文》2012年第1-2期合刊

标签:
殷贤华青山县宋体夹皮沟粪坑文化 |
分类: 殷贤华发表作品 |
附:
殷贤华小小说二题
殷贤华/文
局长掉进粪坑
春节即将到来,王局长带领赵副科长和科员小钱、小孙、老李,浩浩荡荡地到联系镇慰问困难群众。
王局长一下车,赵副科长便讨好地说:“王局长亲自到基层慰问,真是关心困难群众的好领导!只是慰问对象户住在山脚下,要麻烦王局长走一段山路,太辛苦王局长了!”
王局长哈哈大笑,幽默地说:“关心困难群众是我们机关干部的职责嘛。莫说走一段山路,即使不小心掉进山里的粪坑,也在所不惜嘛!”
于是,王局长一行有说有笑地往山脚下走去。走了十来分钟,看见前面的庄稼地旁,有一个大粪坑。在前面带路的赵副科长回头望了一眼王局长,提醒道:“王局长小心点啊,你不要当真掉进粪坑啊。”
王局长正饶有兴致地和大家开着玩笑,听了赵副科长的话拍着胸脯说:“我说过,即使不小心掉进山里的粪坑,也在所不惜嘛!”
大家乐得正准备大笑,只听得“扑通”一声——原来,王局长只顾说话没看路,不小心脚踢着一块石头,一个踉跄,竟然跌进了粪坑!
这下糟了!一大股臭味窜上来,熏得大家几乎要吐。大家急忙伸出手来,想把王局长拉上来,可惜够不着。
赵副科长的手伸得最长,可还是够不着。忽然,赵副科长把持不住平衡,一下子掉进了粪坑!
大家更乱了!小钱见附近有户人家,门旁放着一架竹楼梯。小钱飞也似地跑了过去……
等到小钱把竹楼梯取来时,发现不见了小孙和老李。正疑惑,听见小孙和老李在粪坑里面大叫:“还看什么看,还不把竹楼梯放下来,让王局长上来!”
小孙连忙把竹楼梯放下去,王局长、赵副科长、小孙、老李依次爬出粪坑……
爬出粪坑的王局长、赵副科长、小孙、老李都狼狈不堪,臭不可闻。赵副科长、小孙、老李都对小钱说:“谢谢你啊,小钱,幸亏你找来了竹楼梯!”只有王局长虎着脸,一言不发。
回到单位,王局长对这次参与慰问的四名干部作了一次人事工作调整。赵副科长升任科长,小孙升任副科长,连即将退休的老李也升任副科长,而小钱被安排到下属单位锻炼……
见义勇为第一人
自从开展首届“见义勇为十佳英雄”评选表彰活动以来,青山县掀起一股“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热潮,英雄人物不断涌现,坏人歹人闻风丧胆,社会治安越来越好。
为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青山县决定开展第二届“见义勇为十佳英雄”评选表彰活动。此举在全县上下引起强大反响,干部群众踊跃推荐身边的英雄典型,把县评选办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层层筛选,县里最终确定了新一届“见义勇为十佳英雄”名单进行公示。只待公示期满,广大干部群众无异议,县里将隆重召开表彰大会,给“十佳”戴大红花,并将“十佳”的英雄事迹广泛宣传。
然而就在公示的第一天,县评选办的李主任就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李主任,我向您反映一个问题。这次评选的英雄虽然都不错,但比起夹皮沟乡旮旯村牛大爷的事迹,那还差得远。听说近年来他在旮旯河边救起失足落水者上百人,村里每年都要给他开庆功会,他称得上本届的见义勇为第一人……”
李主任感到很意外:“不会吧?我们怎么没有听说过?夹皮沟乡政府怎么也没有推荐报送呢?”
“夹皮沟乡是全县最偏远的乡,旮旯村又是夹皮沟乡最偏远的村,很多事情,可能县上、乡里并不清楚,但旮旯村的群众肯定家喻户晓。你们自己去了解了解情况吧……”
“那……”李主任满脑子疑问,还想了解一些具体情况,但对方把电话挂了。回拨过去,竟是公用电话。
事不宜迟,李主任决定马上开展调查工作。
李主任忽然想起,首届“见义勇为十佳英雄”排名第一、被媒体誉为青山县“见义勇为第一人”的田二狗就是夹皮沟乡旮旯村人,他应该知道牛大爷的事吧?
李主任马上给田二狗打电话:“二狗,你们村里有个专门在旮旯河边救人的牛大爷吗?你知道他的事吗?”
田二狗连连点头:“对对对,我们村里的确有个专门在旮旯河边救人的牛大爷,他的事,乡里、县上不一定知道,但我们村里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他在村里的名气大着呢!”
“还真有这事呀?”李主任挠挠脑袋,觉得眼前一团迷雾:“那你们旮旯村、和夹皮沟乡为什么不申报他为本届见义勇为英雄侯选人呢?”
田二狗在那边支支吾吾:“这……不好说,他够不上条件吧……”
“怎么不够条件?他有其他问题吗?”李主任连珠炮地追问。
“哪里哪里,他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村的干部群众都尊重他呢!”田二狗解释说。
“那是怎么回事?有人说他称得上本届的见义勇为第一人呢!”李主任觉得眼前的迷雾更浓了。
“本届的见义勇为第一人?我已经是上一届见义勇为第一人了,我看这一届就把名额让给其他乡镇其他村的英雄吧……我们村每年都要给牛大爷开庆功会,我看已经足够了……”田二狗躲躲闪闪地说,然后挂了电话。
田二狗承认事实,却又说出这样的话来,莫不是不愿意看到旮旯村又出一个“见义勇为第一人”,影响了他在本地的名气?李主任感觉自己被迷雾包围了。
李主任决定亲自到旮旯村走一趟。
李主任和两名工作人员虽然一大早就出发,但要到夹皮沟乡旮旯村,下车后必须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这个时候正是酷夏,太阳很毒,三人走得汗流浃背,嗓子冒烟。好不容易来到清澈的旮旯河边,三人咕噜咕噜地灌了一肚子的水。让人奇怪的是,这么热的天,旮旯河里竟然没有人游泳。李主任问了一位正在锄地的村民,村民说,我们这里习惯晚上下河游泳,白天你们当然看不到。
李主任又问:“大伯,我们是县上下来的,来找专门下河救人的牛大爷。请问他住在哪里?我们想找他了解一些情况。还有,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
一听是县上下来的干部找牛大爷,村民马上放下锄头迎上来,乐呵呵地说:“哦,找牛大爷呀,你们来得真可巧!村里今天正给他开庆功会呢!我现在就带你们去,让村支书老杨给你们介绍情况!”
只一袋烟工夫,便来到了旮旯村委会办公室。李主任一行看见,主席台上坐着村支书老杨和戴着大红花的牛大爷,牛大爷傻傻地笑。不过,台下只稀稀拉拉坐着十多个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场面不是很热烈。
李主任和老杨、牛大爷一一握手。得知李主任来意后,牛大爷得意地说:“是呀,我在旮旯河边救起的失足落水的人,起码超过一百呢,村里年年给我开庆功会,我光荣着呢!哈哈,我这又去救人去!”说完撒腿就跑。老杨连忙叫一个参会的小伙子跟着去。
这是怎么回事?李主任和两名工作人员你看我,我看你,一头雾水。老杨叹口气说,牛大爷是个心地善良的孤寡老人。几年前,有个孩子在旮旯河边玩,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幸亏被路过的牛大爷发现。牛大爷不会游泳,忙大喊“救命”,可周围没有其他人在场。牛大爷急得跳下河救人。牛大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顶上岸,但自己因体力不支而昏了过去。等到村民赶来把牛大爷救上岸,命虽然保住了,但牛大爷的神智从此出了问题。他常常在旮旯河边巡视,见到游泳的也误以为是落水者,毫不犹豫跳下去救人,并为此自豪,经常给村委会报告“英雄壮举”。
李主任和两名工作人员一愣,没有想到调查的结果会是这样!
老杨叹口气接着说,牛大爷因为救人变成这样,大家感到既内疚又难过。为了不刺激、不伤害牛大爷的“自尊心”,大家一致承认他的“英雄壮举”,村里每年都要组织几个他“救”下的“落水者”代表,给他开一场庆功会,让牛大爷高兴高兴……
“难怪这里的村民习惯晚上下河游泳,这是躲着牛大爷,担心他盲目下河救人、危及他的安全呀!”李主任恍然大悟,感到眼角湿润……
时间不早了,老杨将李主任一行送到村口,李主任握住老杨的手,动情地说:“老杨,明年开庆功会的时候,请通知我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