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政府为了援助低收入的国民,史无前例地发放500令吉援助金,姑且不论有何企图,皆是值得嘉许的举动。
500令吉不是大数目,但对月入不到3000令吉的家庭,又必须支付两三名孩子的教育费及应付整个家庭的开销,以今日百物腾涨,生活指数高企不下,肯定难以应付。
然则,政府既然愿意拨发亿元计的特别款项作为是项用途,就理应要看到它流入真正需要者的身上,而非被滥用。
据知,许多原本应获得援助金者却被拒于门外,而那些经济能力良好的人士或家庭,却因条例的制定与执行模糊和不周全,反而名正言顺地受惠,就如前此一名高官显要的拿督亦受惠就是实例。
一些在狮城工作的打工一族,并非每位都捞得盘满钵满,月薪3000元以上,也有上年纪的月入一千几百元新币者大有人在,然而执行机构却一概认定,在彼岸工作,即使所提供的薪水单不超过3000令吉,也不足为信,如此逻辑促使许多原本应获得援助的人士家庭,都被拒门外。另外,还有一些按月领取300令吉福利金的赤贫人士及残障人士,也不获批准,理由是他们日常已获援助。
或许,当局在发放援助金之前,可能所做的文宣说明不足,致使许多人对该措施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一些年长者视申请援助金为畏途,深怕招惹收得税官员的干扰,而宁可放弃应有的权益。
有鉴于此,呼吁当局在发放援助金之前,应对申请者做严谨地审核,确保这500令吉流入需要者身上,发挥真正的效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