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片“国王的演讲”和影片的历史背景

标签:
娱乐 |
分类: 絮絮叨叨的生活 |
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颁给“国王的演讲”,而该片的导演汤姆·霍伯和男主科林·弗思也同时获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的称号,加之最佳原创剧本奖,可谓是此片的完胜。
真正有趣的除了电影本身,还有一段被隐藏起来的英国历史,知道近年来才被揭示给大众。
英王乔治六世,是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他是英王乔治五世的二王子,原名叫作艾伯特。本来他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因为他的哥哥,王储爱德华王子健康聪明而且魅力过人,无论是在王室和贵族阶层,还是在英国老百姓心目中,爱德华王子都是国王的最佳候选人。艾伯特王子一战期间曾在英国的皇家海军服役,并于战后与伊丽莎白-鲍斯莱昂小姐成婚。婚后育有两女,即伊丽莎白(现女王)和玛格丽特公主。
1936年,艾伯特王子的父亲英王乔治五世去世,他的兄长爱德华王储登上王位,称爱德华八世。同年他向英首相表示要娶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为妻。首相给他三个选择:1.取消结婚的想法;2.迎娶辛普森,违抗首相的意思(将引起宪法风波);3.退位。爱德华八世最后选择为美人放弃江山,于1936年11月退位,让王位给他的弟弟艾伯特王子。
http://s5/middle/6d4451b9g9d5e994c1bb4&690
温莎公爵和辛普森夫人
有历史学家举证,说爱德华八世还在做王储时就亲近希特勒和纳粹政权,并且密谋与希特勒同盟。“爱美人不爱江山”只是英国政府给王室留有最后的颜面而出据的借口,因为辛普森夫人远远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反正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爱德华八世退位后被封为温莎公爵,而英国国王的大位,很突然地落到了二王子艾伯特的肩上。
乔治六世(艾伯特王子)天生害羞,且患有严重的口吃。他在妻子伊丽莎白王后的支持下积极地治疗,并于二战初期的圣诞节前夕,发表了鼓舞士气的演讲,也就是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场景。这些史料是近年发现的口吃治疗专家的秘密日记才被揭示到大众眼前,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英国王室。
http://s16/middle/6d4451b9g9d5e9c12546f&690
英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以及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公主
乔治六世战后患肺癌,因血栓于1952年去世。伊丽莎白公主继承王位,成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而乔治六世的王后伊丽莎白升为王太后,一直活到2002年百岁高龄才谢世。
有史料称王太后伊丽莎白年轻时爱恋爱德华王子,最后出于王室压力下嫁给艾伯特王子。以至于后来王太后对辛普森夫人恨之入骨,导致温莎公爵结婚时无一位王室成员出席。温莎伉俪后受希特勒邀请,定居法国。后于1940年受英国政府委派至巴哈马出任总督(有说是变相囚禁,以防其和希特勒联合),直至1945年7月。如果这些内容都属真实,只能说是伊丽莎白有做王后和太后的命。即使嫁给貌不惊人的二王子,最后也能翻盘登上大英帝国国王的宝座,而她本人更成为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王太后,这样的命格,绝对不是盖的。
八卦完了历史,回到电影“国王的演讲”。除了编剧的精彩(或者其实应该是史料的精彩)以外,演员的演技也是登峰造极。绝对不愧为年度最佳影片。在此向各位电影爱好者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