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原创】

(2011-09-13 14:31:26)
标签:

教学目标

小棒

事物

15的认识

珠子

分类: 我的原创

请一年级老师看后争鸣:

 

第一个话题,对教材的深度把握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1.教材的理解与分析。14~16页,练习二重的1-4题,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2.本节课要引导孩子们理解1-5的基数含义及认、读、写1-5(14-15页);还有一个任务:要了解1-5的顺序(16页)。

3.教学目标的确定:

(1)通过情境图的观察,引导学生从事物中抽象出1-5各数,并在抽象出各数后,引导学生进行认、读、写,同时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通过摆一摆1-5,找一找身边的1-5的过程,将1-5物化为相应的小棒根数,并摆成喜欢的图形,初步感知1-5的基数含义。

(3)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的活动,明确1-5的排列顺序,初步感知数序。

第二个话题,教学的操作策略建议:

1. 情境图的观察,要做到有序、全面。观察图的顺学备课的时候已经说过;全面在这里是指既要看到动物要看到植物和其他事物。例如,看到了一头大象,还要看到一个太阳;看到了2头犀牛,还哟啊看到2棵大树。

2. 在学生汇报事物的数量之前,要有自己练说和同桌互说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语言范例或具体指导,让孩子们张口就大声、清晰、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一个孩子说得不准确,其他孩子要有评价和补充。(这一点需要长期坚持,教师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3.教师在学生汇报时要适当追问:这幅图中还有什么事物的数量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学生说到这些事物时,教师或画、或贴,要图文并茂地表现出事物与数量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如黑板上贴上了一头大象、一个太阳、一个老师、一朵蓝色的花等等图片,这些图片的下面一定要有数字“1”。

4. 找找身边的“1”。

5.其他事物的数量的处理,参照1-3。

——以上环节可以概括为一个字“找”,达成的目标是从事物的数量中抽象出对应的数,建立事物与对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6. 引导学生认识1-5。教师的板书中已经有了1-5的数字,这时候引导学生记一记,用歌诀等方法,将数字与对应的联想图结合起来,加深对数字的印象和记忆,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这个环节可以概括为一个字“记”,达成的目标是“认”。

7. 练习,通过摆一摆等活动,进一步感知1-5的基数含义。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请拿出一根小棒;请举起一只铅笔;请伸出一根手指;请找到你同学身上的一颗纽扣;请你拿出三根小棒摆出一个你喜欢的形状,周围的同学互相看看,数一数,是不是三根。说一说:(   )的数量是(  )个,可以用数字( )来表示。

——这个环节达成的目标是教学目标中的(2)。教师的小结语此处该是什么?请老师们思考。

8.  游戏。16页做一做。教师拿出3个苹果,让学生找自己身边的事物,与苹果的数量一样多,练说:老师有3个苹果,我有()个(),跟老师的苹果的数量同样多。

数量可以在1-5之间进行变化。

此处教师的小结语又该是什么?继续思考。

这个设计为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请思考。

9. 教学1-5的数序。教材16页上面的拨珠子。

——每个学生是否需要准备计数器?如果学生没有,老师该有。拨珠子的过程,实际上渗透了数序的思想。学生需要练说:先拨1个珠子,再拨一个珠子,就是2;先拨2个珠子,再拨一个珠子就是3------如果这个不好操作,还可以在绒布板上或磁力板上摆一摆,先摆一根小棒,就是1;在1的基础上再摆一根小棒,就是2.

教师要示范,学生要动手操作。

低年级孩子,一定要动手一定要多动手。

学生充分练说后,教师可以安排一组听答看的练习:1后面的一个数是几?5前面的一个数是几?3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你也能像我这样问问同学们吗?

10.教学1-5的书写。

(1)认识田字格

(2)教师范写——黑板要高些;粉笔的颜色要浓些;格子的颜色和字的颜色差异要大些。

(3)学生书空。

(4)书上描红。

(5)本上练习,写2-3个。慢些,指导学生的握笔姿势,怎么拿铅笔,怎么拿橡皮,怎么擦,怎么改,同桌互相看看,帮帮忙,教师适当一对一范写,手把手写1、2个。不要放手太大,不要步子迈得太快。

 

                                                                         朱亚杰

                                                                      2011年9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