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加游之17:肯辛顿市场与“小意大利”
(2024-02-23 04:50:23)
标签:
365 |
第一次去肯辛顿(Kensindton)市场,居然视而不见地穿越过去,找到一座写着英文字母(KENSINGTON)的四层大楼前,以为它就是肯辛顿市场。左瞅瞅、右瞅瞅,里面很像市场,但大门紧锁且看不到人影。后来网上一搜,肯辛顿市场并非想象中像购物商场般的一座大楼,而是一片儿区域,类似国内商业街。于是,便有了二探肯辛顿市场。
肯辛顿市场在唐人街附近。从唐人街往西北方向徒步不远,就看到一条花里胡哨、风格独特,楼墙涂有各色壁画,商品广告畸形怪异、夸张无比的大街。大街上既有销售皮鞋、运动鞋的商铺,也有日用百货店;既有甜点面包房,也有咖啡屋;既有纪念品、饰品等,也有玩具手工艺品……总之,颇有点儿像条骚市场,杂七杂八的一应俱全。
雪后的街道,似乎无人打扫。两边楼前的积雪随意地留在那儿,门前泥泞不堪。与其他地方一样,街道两旁多为二三层的独立屋,建筑风格迥异,高低错落有致。从南到北,大约有五六百米长。
肯辛顿市场在多伦多比较著名,得益于其发源比较早。据了解,20世纪二十年,代多伦多百分之八十的犹太人都聚居在此地。善于经商的犹太人将自家门前的草坪、门廊,甚至邻街的客厅都变成了店面,由此便诞生了肯辛顿市场。因此,肯辛顿市场又被称为“犹太市场”。
随着社区逐步成熟富裕,不少原居此地的犹太人迁到了较富裕的近郊社区,这个地区便渐渐由后来的葡萄牙,西印度,韩裔及华裔移民所占据,由此也开始呈现多元文化的气息。这里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物品,还可以品尝到来自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美食,也可以像怀旧一样购买到当地艺术家的新旧作品。正像包容多元的加拿大一样,小小的肯辛顿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再次来到第一次见到的肯辛顿大楼,依旧大门紧锁。仔细查看旁边的说明,原来此为肯辛顿市场阁楼,好像是用于出租的,只是位于肯辛顿市场中心而已。
在肯辛顿市场南端,遇到一位老人,用蹩脚的英语询问肯辛顿市场在哪儿?老人比划着用英语告诉我们:大意为从街这边到街那边都是……
就要离开肯辛顿市场,路边有一竖立的汉字标牌“加美五金行”,颇感亲切,遂进去一逛。店铺里面挂着大红福字,一位看上去七八十岁老头坐在竹椅上,用汉语与我们交流。问其来自何地?答曰:广东;再问广东何地?其答曰:香港……
如今,除了唐人街或叫华埠特色依旧外,其他多难以分辨得出。在唐人街,熙熙攘攘多为华人,里里外外多为中文,相互交流多用汉语,更别说那红色的巨龙牌坊等中华元素。而在韩国城,除了偶尔的看到韩语标牌韩国美食店外,其他看不出两样。即使小有名气的“小意大利”,除了意大利美食外,无论是从周围建筑风格还是商铺,很难寻到意大利风格特点的影子,与天津特色鲜明的“意风街”无法比拟。当然,多伦多本身建筑多为欧洲风格及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小意大利”特色,这也是事实。
因此,无论前往韩国城,还是去“小意大利”,每次都有点失望,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前一篇:旅加游之16:多伦多央街
后一篇:旅加游之18:尼亚加拉大瀑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