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我们从青岛纺织工人疗养院历经一个半小时,抵达位于即墨温泉镇的青岛工人温泉疗养院。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温泉疗养院的环境变化很大。其富含溴素的温泉属国内仅有。除了以前的室外温泉,还新建了包括各种水疗在内的大型室内温泉。总体布局宛如聊城天沐温泉,的确上了一个档次。
途中,导游冯梅就热情地给大家介绍了泡温泉的好处及应当注意的事项。
入住酒店后,大家纷纷穿上浴袍前往八号楼前的温泉区泡温泉。
据说泡温泉连续在水里最好控制在一刻钟至半小时之内,不宜连续泡时间过长。可以泡一会儿休息一下,然后再泡。
除了室内温泉及水疗,再加上室外温度不同、各具特色的浴池,不知不觉时间就近一个小时,彻底地洗却了一路的风尘!
傍晚,我们一边在院内散步,一边参观“头等舱房车”。一辆辆装潢考究的白色房车在树林间的房车露营地,成为院内的一大景观。
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我们走进房车参观。车内像一个一应俱全的客房一样,既有卧室、客厅,也有洗手间,环境优美,整洁干净,清爽舒适,很适合休闲度假,有的配备两间卧室。不过,价格也很高贵,大的每天1688元小的888元。
27日晨,与赵子一起散步。四周除了公路交通要道车辆如梭外,很少碰到行人。大概这里远离闹市区的原因吧。行走在路上,发现路边的小区有点儿荒芜,许多楼房尚未完工,在闲置中,不见人间烟火,地上杂草丛生,景气指数可见一斑。
靠近青岛工人温泉疗养院,有一个欧式风格的“芭东小镇”,一座座二层小楼组成的别墅群,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户一院,装饰考究,风格独特,在清晨披上霞光,有的发出金色的光芒,与深秋时节五彩斑斓的树叶构成一幅自然美丽的画面。小镇秋韵,芭东风情,令人赏心悦目,漫步其间,十分惬意......
吃过早饭,我们集体乘车前往即墨古城游览。
“即墨”因靠近墨水河,因此而得名。即墨当地人称“即墨”为“即密”。
即墨古城位于即墨区东关街。
走进古城,与其他古城类似也有所谓的瓮城。步入城内,右边非常显眼的是王羲之手持毛笔挥毫的铜色雕塑。
正在纳闷:琅琊人士王羲之怎么跑到即墨来了?原来,据导游介绍,王羲之祖脉在即墨。
人一旦有了名望,便会成为各方争宠对象。对古人也不放过。当然,既然有此一说,便一定会有依据了。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界被称为“书圣”,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王羲之的祖脉经考证也在即墨。难怪一溜牌坊,首座便是“琅琊王氏族脉坊”,据说它即记录了这段渊源。
近几年修建古城成风,最著名的当属台儿庄古城,另外还有聊城古城、青州古城、章丘古城等等。有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恢复性修建,有的在老城残垣断壁的基础上修建,还有的什么遗迹都没有完全依托老城旧图重建。即墨古城大概属于后者。
据资料介绍,即墨古城当年兴盛一时,连青岛、崂山等都属于其管辖范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竟然一点遗迹也未留下。
整个古城都是2014年重建的,因为即墨古城遗址上原先是有住户的,不过后来因为要重建古城,当地政府已经将遗址上的居民进行了重新安置,所以说这个古城就是个全新的古城。
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古城内的牌坊,隔一段距离一座牌坊。据说共建造了山海名邦坊、恩宠宪臣坊、总督三边坊、四世一品坊、亚魁坊、父子御史坊、世步青云坊、湖广总督坊、齐王田横坊、琅琊王氏祖脉坊等18座牌坊。这些牌坊看上去气势宏伟,雕梁画栋,巧夺天工,且每座牌坊都有一段故事,但因为全是新建的,缺乏厚重的原汁原味历史韵味和文化积淀。加之古城虽商铺林立但人气不足缺乏相应的生活气息。
我们从西门登上城墙,逆时针绕城半周,从东门下来。途中,思索了一下,用四句顺口溜概括对即墨古城的大体印象:
古城又现墨水畔 隋唐风韵流人间
秦砖汉瓦宛犹在 千年风云难再现
虽然古城矗立在墨水畔,但隋唐风韵在城里难寻、依旧流散在民间。看似秦砖汉瓦仿造得很像,但难以承载厚重的历史,故而千年风云只能全凭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