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未到暑季,但连日来气温居高不下,高温一直在三十九至四十度间徘徊,尤其中午热浪滚滚,酷热难耐。周末户外活动哪儿去?一时难以定夺。思来想去,还是到山里面有山有水的地方。于是,南部山区苇沟村及核桃园附近的“七彩花园”进入我们的视线。
得知苇沟村是因网上有其种植“贡菊”、村头有一瀑布等消息,后来搜索发现其附近还有一冰冻泉。至于核桃园附近的“七彩花园”,尽管网上也有简单消息,但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另外,这两处地方离药乡附近的十八盘及武庄水库都很近,遂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从仲宫通往药乡的路上,临近苇沟村时路边右侧出现“七彩花园”及核桃园、月牙寺的指示牌。因相约上午8点半苇沟集合,不宜临时变更,所以驱车而过,直达苇沟村。
苇沟村在通往药乡的并药路快到药乡时,左转下山至摩泥路上。苇沟村,顾名思义大概以前沟里有芦苇吧。来到村里,一条大路即摩泥路穿村而过,整个村子坐落在一条南北狭长的沟渠两侧,房子依山而筑,高低错落,道路弯弯曲曲、上上下下,有的地方还有桥洞,颇有点立体交通之感。
走进群山环绕的村子,狭窄的道路旁,是一小停车场,场内有简易体育设施,但五六辆车已经把整个场子塞满。旁边桥下是村委大院,有几位老乡在施工。我们只好沿路往北,在炒茶坊前一片空场泊车。
路旁“炒茶坊”指示牌,红底上三个醒目的白字,下面是绿色图文并茂的“苇沟风物”:文字是关于五加皮的介绍,背景藤条加绿叶猜测应当是五加皮图片。再往下是“养生箴言”,鸭蛋绿色底纹上黑色隶书“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
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最下面是红色白字“中医康养专业民宿村”的广告……牌子耀眼夺目,上下四个格档,无论色泽还是内容,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别具一番风味、三块石板叠加的“苇沟村”的红字标志矗立在摩泥路边。全村图貌说明及停车场、休闲广场、民宿等指示牌也分立在显眼处。从鲁菊涧、鹿鸣苑、飞流瀑、百草园,到节气迷宫、乡村舞台及淘宝小屋、寿山石,还有芦苇沟、静心潭、养心谷、中医馆、神水泉……多达24个景点。
正在观赏时,村里一位身着橘黄环卫裤、开着保洁车的男子,热情地主动邀请观赏路边山崖的“飞流瀑”,他立马拉闸放水,一道瀑布刹那间从山顶飞流而下。瀑布下面水池由护栏围圈,外面装饰有花草及人物。前面的大牌子上写着“芦苇晚风鸣,村中春色静”……真正的诗意山村。
一会儿,村支书孙茂财走来。其一副慈善仁厚模样,听闻我们慕名而来游玩,热情的向我们简单介绍:村子狭长达16华里,有300多户人家,主要有王孙周三大姓氏。近些年,与山大二院有关科室、教授合作,栽培种植贡菊等有特色中草药。同时,根据村里特点,布局规划了一些景点,有的正在规划中,有的像鹿鸣苑等还图画中。
从“炒茶坊”,我们沿着沟渠西岸往南徒步。民居稀疏有序地散落在沟渠两岸及山坡上,有的房屋相连,有的相隔挺远,整个村子南高北低,弯弯曲曲沿着沟渠一直往下。在门前乘凉的几位老乡告诉我们,晚上可凉快了,不仅不用空调,还要盖被子呢。相比喧嚣、到处是水泥堆砌的市区,僻静偏远的山里树木茂密林荫浓郁,的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走着走着,旁边的“寿山石”出现在眼前。一个大红色的“寿”字镌刻在石壁上,不远处的石头下,有一尊观音瓷像。沿此往前不远,很快,一处平整的菜地出现在眼前,地头上标牌显示:节气迷宫。与精致的“炒茶坊”标牌几乎完全一个模式,装饰考究,色泽一致,不同的是具体内容各有特点。迷宫内弯弯甬道相连,旁边有一木柱草顶四角凉亭,南边还有简易秋千,中间栽植着多为中草药等。于此不远,是“百草园”。标牌一模一样,非常醒目。百草园内种植的也是各种各样不知名的中草药。在山村一隅,有如此真正的诗画田园,漫步其间,仔细观赏,余味绕梁,令人赏心悦目。
行走在村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各种壁画也成为苇沟村的一大特点。从核心价值观到乡规民约,从传统文化到乡村振兴,从法制教育到敬老爱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图文并茂。一面面民居外墙成为一个个画廊。
村委大院里,古色古香的“乡村大舞台”干净宽敞,背景画有穆桂英挂帅的大幅剧照;对面墙上“全村一个姓,名字叫苇沟,街道是庭院,大街当客厅”的宣传标语,读来意味深长。别具韵味的小木屋“苇沟商店”及淡黄色的二层木屋“中医谷”分列道路两旁,显得对称又显眼,点缀在山村里成为一大景色。古老的石拱桥,上下皆是道路,“立体交通”的视觉给多给姿多彩的山村平添了几分特别的韵味。
徜徉在苇沟村里,清净的环境及浓郁的乡村文化,给人以新农村新面貌的全新感觉,随便走走,都耳目一新,心情愉悦。在常人眼里是废旧的汽车轮胎,而在苇沟村却被染成不同的颜色且涂上花草,悬挂在粉刷一新的民宅外墙上,轮胎内填上土栽植上各种花草,即实现了修旧利废,又给人以颇具意境的美感。即使边边角角的旮旯,他们也精心琢磨,像对待自己的庭院一样,放置上一盆盆充满着勃勃生机花草,把村庄打扮得既干净又漂亮,给人以舒适的感受。诗画苇沟,名不虚传!
村子依沟渠而建,南高北低,南端靠近山脚下是一不很大的水库。爬上水库大坝,发现库底朝天,人们正在清淤。施工的老乡说,为了清淤所以把水放净了。大坝东头的水库角上,有一与“炒茶坊”一样的精致标牌,上面写着三个红字:“静心潭
”;水库西南方向是一条植被茂密林荫浓郁的沟壑 ,旁边亦立有标牌“养心谷”。从“静心潭”到“养心谷”,且不说环境是否名副其实,单就其富有诗意名字的命名,
足见其匠心独运及用心的良苦。
据说,冰冻泉就是南面的山顶上,因旁边打了一眼深井致使泉水干涸。从水库到冰冻泉大约七八里地。因为天实在太热,所以大家放弃了探寻冰冻泉的行程。
大坝下面,一户人家坐落在山坡上,八十多岁的一对夫妇正在门前树荫下乘凉喝茶,见我们到来,热情地回家拿出马扎,让大家坐下歇歇。山里人的淳朴善良令人感动。树荫下微微的凉风与浓浓的乡情,惹得大家久久不忍离去……告别两位老人,我们沿着沟渠东侧徒步回返。
途中“苇沟民宿”的标识引起我们的兴致。大家遂攀登上山坡,前往探究。两栋“出彩民宿”独门独院地坐落在山坡上,下面的院子里架有茅草顶的凉亭,石板小路及大门木头横梁给人以古朴的感觉。只是院子里杂草丛生,似久无人住,又予人多少有点荒芜之憾。
民宿上面又一上山之路,山上搭有一木柱茅草双顶的凉亭。站在凉亭上微风习习,苇沟村全貌一览无余。对面山上红顶房子掩映在绿树中,起伏的山岚蜿蜒连绵,登高望远,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回到停车场接近晌午,计划中的“七彩花园”及十八盘暂时不去了。我们驱车赶往离药乡很近的历泰山庄午餐,然后商定前往柏树崖喝茶午休。青山绿水间的柏树崖水库,不仅环境优美,且其延伸至水上的栈桥不仅风凉还很有意境,确是难找的好地方。所以尽管去过但大家意犹未尽。
从诗画苇沟到山水柏树崖,炎炎夏日,我们7人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周六。























































































加载中,请稍候......